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舍弃有污染的GDP梁子湖区全面退出珍珠养殖

2022-09-27 02:58:01 1099

摘要:原标题:30年前养珍珠,造就一个亿元产业,如今全面退养、忍痛转型。梁子湖区东沟镇—— 一颗珍珠的进退抉择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李君亮 何迪记者调查5月25日上午,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73岁的胡必松,在自家12亩水塘投放了200多...

原标题:30年前养珍珠,造就一个亿元产业,如今全面退养、忍痛转型。梁子湖区东沟镇—— 一颗珍珠的进退抉择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杨念明 通讯员 李君亮 何迪

记者调查

5月25日上午,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73岁的胡必松,在自家12亩水塘投放了200多斤小龙虾种苗。“这12亩水塘,过去是用来养珍珠的。”胡必松说,养珍珠污染很重。去年底开始,梁子湖区全面禁养珍珠。“今年4月底,磨刀矶村小南湖1404亩珍珠养殖设施拆除,梁子湖区全部退出珍珠养殖产业。”梁子湖区委副书记窦小华说,30年前引进珍珠养殖,是发展的需要,现在全面退出珍珠养殖,是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颗珍珠,成就了一个亿元产业

上世纪80年代,东沟镇一些水产养殖户到江浙学习珍珠养殖技术。他们依托梁子湖优越的水质条件,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养珠热潮。“养珠的收入是种田的6倍以上。行情好,亩收入可达五六千元,行情不好也有两三千元。”东沟镇最早的养珠户之一、月山村58岁的杨宏帆说。

1987年,杨宏帆腾出家里全部16亩水塘养殖珍珠蚌,两年后就赚了一大笔钱。在他带动下,周边农户纷纷养起了珍珠蚌。

90年代中期,政府把珍珠蚌养殖作为特色富民产业大力推广,打造东沟镇“十公里珍珠走廊”,形成了“珠鱼”立体养殖模式。

一颗珍珠,就此形成了一条全产业链——

有人繁殖幼蚌,待幼蚌长到约1厘米时,卖给养殖户。

养殖半年后,一只蚌长到7至10厘米,就要做手术,在其壳内壁软体处植入60颗珍珠。当时,东沟镇专业做植入手术的“珍珠娘子”就有四五百人,她们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植珠后的蚌壳,再养一年,就可以出售了。“为了抢货源,大量外地贩子住在东沟镇,等着第一时间进行田间交易。”杨宏帆说。

“高峰期,梁子湖区珍珠养殖面积超过5万亩。东沟镇珍珠养殖户达到3650户,面积3.6万亩。几乎是‘人平两亩水,一半养珍珠’。”东沟镇党委书记赵伦泉介绍,全镇珍珠产量达到80吨,产值1.1亿元。

“梁湖珍珠”成为地方特色产品。东沟镇被授予“楚天珍珠第一镇”和“湖北省水产强镇”称号。梁子湖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第一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称号。

闪亮珍珠,浑浊了一池清水

伴随产业热潮,珍珠养殖的环境问题悄然出现。

珍珠蚌以水里的浮游生物为食物。水越肥,浮游生物就越多,蚌就长得越快,长得越大。“为保证蚌有充足的营养,需要一直投肥,磷肥、尿素、人畜粪便都可以。”胡必松说,一定要让水保持绿色才行,如果颜色淡了,就要加肥。一年下来,每亩养3000只至5000只蚌的水塘,需要投肥3吨以上。有的养殖户为追求效益,每亩养蚌达1万只,则需要投更多的肥。

2007年,省农业厅和省环保厅联合发文规定:严禁在风景区和大中型湖库中养殖珍珠;严禁投肥养殖;单位水面挂养密度不得超过500只/亩。

不断投肥,造成塘里的水变得绿色粘稠。严重时,水面会浮着一层厚厚的气泡。水塘基本上每周要换一次水。“水质恶化,蚌发病率超过20%,珍珠蚌不断死去,连混养的四大家鱼也死了大半!”胡必松说,这样一来,本是高投入高回报的珍珠产业,慢慢地成了高风险产业,有的养殖户几乎赚不到钱。

鲊洲村党支部书记龚细红介绍,刚开始,全村家家养珍珠,大家都把农田挖成水塘,养殖面积上万亩。可养了五六年珍珠后,水塘底泥全污染了,蚌就容易死。很多农户开始转行养鱼、种湘莲。

至去年底,梁子湖区仍有1.2万亩珍珠养殖。

全面禁养,舍弃有污染的GDP

2016年11月,面对污染问题,梁子湖区决定“壮士断腕”:全面退出珍珠养殖。

有人不理解。“积累了30年的根基,说退就退?”“梁子湖珍珠品牌早已打响。丢掉这样一个支柱产业,损失太大!”“保护长江生态,打造梁子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就得舍弃有污染的GDP。”在全区取缔珍珠养殖动员会上,梁子湖区委书记夏帆说。

为减少养殖户损失,梁子湖区联系了一批浙江商人,全面收购养殖户的“手术蚌”。同时,按成蚌每亩500元、幼蚌每亩100元,先后发放补偿金2000多万元。

全面退养后,养殖户发展之路在哪?“谋划养殖户转产转业培训是关键。”该区水务水产局局长贺立同介绍,目前区、镇有关部门多次对养殖户进行特色养鱼、虾稻共养转产培训,组织养殖户到鄂州市内的鲈鱼、南美对虾等特色养殖基地学习,帮助养殖户再创业。

4月中旬,东沟镇组织一批养殖户到潜江考察小龙虾养殖。胡必松回来后,对村里的养殖户说:“人家的养殖技术好、水质好、管理好,还有合作社管销售。我们该学习的东西还真不少。”

2012年,胡必松就开始转产,12亩水塘改种湘莲、套养小龙虾。2013年,实现收入1.8万元。“人只要肯钻研,养什么都能挣钱。”“以前养珠挣了不少钱,也污染了环境。这回政府决心保护水环境,是造福子孙,没有不支持的理。”拆除了珍珠蚌,杨宏帆的水塘已经养起了四大家鱼,“明年种湘莲,或者搞稻虾共作”。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