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言岁月悠悠,青史不容成灰!惨痛历史,永远不能忘记!尽管抗日战争已经胜利70多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一段充满着血与泪的残酷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替先辈们原谅他们。在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中,记...
前言
岁月悠悠,青史不容成灰!惨痛历史,永远不能忘记!
尽管抗日战争已经胜利70多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一段充满着血与泪的残酷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替先辈们原谅他们。
在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中,记载着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期间制造了八大惨案。
除了世人知晓的南京大屠杀之外,还包括:山西朔县屠城、山西宁武大屠杀、血洗河南浚县、山东临沂大屠杀、山东金乡屠杀民工、血洗广东惠阳、湖南南县厂窑惨案。其中很少有人知道,发生在山西朔县的“山西朔县屠城”,它的惨烈惨烈程度比起南京大屠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著名总统——罗斯福曾经对日军有这样的评价:“二战时期的日军就是一群没有发育完全的野蛮猩猩,对于人类文明,他们一无所知。”
我们都知道,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通过实施一系列阴谋成功地夺取了东三省,关外的东北军民沦为了亡国奴,日军大肆掠夺东北的各种能源。以此来支撑侵略战争。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野蛮的日军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的铁骑很快向华北进发。2个月后,1937年9月27日,2万多名日军,兵分东西两路,浩浩荡荡地向山西朔县进犯。其中东路日军为关东军独立混成旅第一旅团,这支部队由日军旅团长酒井指挥,他们从山阴县岱岳镇出发进犯朔州;西路日军为第四师团第三十二旅——本间旅团和第十二留守师团——铃木旅团。他们从从平鲁县经井坪镇进发,两路日军在9月27 日兵临城下,日军为了减少伤亡,他们决定9月28日炮轰兵力薄弱的朔县北门。朔县的城门很快被日军的大炮炸开,日军的铁骑在城门破开之时全部涌入朔县。为了掩盖日军惨无人道的犯罪事实,他们在入城后第一时间封锁朔县城门。
山西雁门关外的小县城朔县迎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三日。日军将城内的所有平民聚集到一起,随后对这群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据真实资料记载:日军制造的九二八朔县大屠杀中,他们残忍的杀害了4600多人,全县城的平民几乎家家都有亲人死于这场大屠杀中。城内的青年男子除了少数逃跑和幸存者,剩下的全部被杀,城内妇女的命运更加悲惨,她们以及她们的孩子几乎全部遭到日军的羞辱。
当这群恶魔离开后,已经逃离家乡的亲人才陆陆续续地回到这座人间地狱,面对眼前堆积如山的尸体,很多群众哭得撕心裂肺,有些老人忍受不了眼前的惨状,他们直接昏死过去。
随后这些群众开始寻找遇难亲人的尸体,很多尸体已经难以辨别模样。这起惨案成为日军在山西制造的最大惨案。
塞北抗战史料第一人——王彪追寻朔县大屠杀真相
为了不让世人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拥有一腔爱国热血的塞北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王彪,决心用自己的一生收集和撰写抗日英雄和英勇事迹和日军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我们跟随他的真实记录,回忆那段充满血与泪的朔县大屠杀。
最开始接触朔县屠杀的时候,由于当时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很多珍贵的资料都已经难以找到,王彪多次深入追寻这一事件,这时的他才发现,事情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王彪多次寻找有关这起惨案的幸存者,他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便是当地的很多群众的印象中已经没有这起惨案的任何印象。另外一种情况便是有一些知道情况的群众,他们坚决表示不愿意再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悲惨历史。因为每一次的回忆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地狱般的噩梦。
王彪多次探访幸存者都以失败告终,面对多次碰壁,王彪决定换一种方式,他对这些幸存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感同身受的方式赢得这些幸存者的共鸣。
为了能够更真实地获取日军暴行的第一手资料,王彪在探访幸存者的过程中准备了一套完整的记录系统,包括:一部理光照相机、一个微型的录音机以及一本厚重的笔记本。他骑着自行车整日穿梭在朔县的大街小巷。逢人便问那场惨痛的日军屠杀中,家里有没有遇害的亲属。他就像一个疯子一样,执着地追寻着事情的真相。
当王彪询问拥有受害者的家庭时,他会亲自到这位亲历者家里,随后由受害者回忆与讲述当时的具体情况。王彪一遍在笔记本上记录,同时打开录音机进行声音记录。当记录的工作做完后,细心的王彪还会让亲历者将自己记录的内容查看一遍,没有任何问题的话,王彪让他在笔记本上按手印,以此来确认记录事件的真实性。如果受害家家庭保留着日军残害家人的照片,王彪一般都会小心地拿去复印,随后将原版照片还给这家。等到这一切做完的时候,询问记录工作才能告一段落。
就这样日复一日,王彪在朔县重复着自己查找日军犯罪的证据和真相。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长达11个月的不懈努力之下,王彪一共走访了150多个了解朔县大屠杀详情的家庭,他们为王彪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声音资料、图片资料以及详细的事件全过程。王彪经过细致的整理后,编成了朔县屠杀真实事件记录——《疼痛的记忆》。这本记录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疼痛的记忆》让世人更加清楚地了解了日军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让世人明白了对于日军的暴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替先辈们原谅他们。
在搜集日军罪行的过程中,最让王彪印象深刻的有两位幸存者,一位是94岁的老人李来英,另外一位是89岁的老人赵英。为什么这两位两人对他印象深刻?两位两人不仅是朔县大屠杀的幸存者,他们的亲身经历让世人真正明白日军到底有多残忍。
李来英老人眼中的朔县屠杀
生活在内蒙察哈尔市的李来英老人,她在被采访的过程中已经有94岁的高龄,尽管老人年事已高,当王彪询问起那段悲惨的历史时,老人那双慈祥的眼睛顿时充满了怒火,她对于78年前发生的那起惨案至今依旧记忆犹新。随后,李来英老人为我们回忆了那段不为人知的惨痛历史.
时间来到1937年的9月,日军分两路大军向山西雁北地区进犯,由于我军的防守力量薄弱,关东军依靠先进的武器和机动灵活的战术迅速摧毁我军的前沿阵地,当时驻守阵地的东北军不得不退到朔县县城进行最后的防守。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东北军在抵抗的过程中边打边退,相继丢失了阳高、大同、怀仁、广灵等11个重要城镇。
随着日军兵临城下,驻守朔县的何柱国与当时的副团长邵平章,两人一起谋划如何抵抗日军的进攻。何柱国和邵平章确认了部队的总人数,当时驻守朔县的东北军包括何柱国骑兵3师9团3营11连的全体官兵,朔县城内的地方部队有100多人。朔县还是守城副团长邵平章的故乡。东北军团长何柱国深知这场战斗将会十分悲壮,他要求邵平章充分利用朔县城内的地形与日军进行周旋,切不可与日军硬碰硬。同时,何柱国还要求邵平章与当时的守城县长郭同仁精诚合作,一定要确保城内百姓的安全。
随着日军包围了整个县城,郭同仁县长首先将自己的亲人秘密送出了城,这样免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随后郭同仁和公安局长等人在崇福寺一起召开了抗击日本侵略的动员大会。这场大会上,郭县长慷慨激昂的宣读了自己的誓词,他立誓要与日军血战到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全父老乡亲的生命安全,誓与朔县共存亡。
慷慨激昂的誓词点燃了朔县守城将士的抗日决心,日军每侵略一步都付出了血的代价,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在1937年9月19日上午,东北军在抵抗的过程中丢失了朔县的屏障——平鲁城。
平鲁城丢失后,东北军和守城的百姓只好躲进县城内继续进行抵抗,朔县县长郭同仁始终没有放弃守卫自己的家乡,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他积极组织守军和百姓,让他们将朔县的四个城门全部封死,县长再次提醒全城父老,这将是一场十分艰难的硬仗。为了确保士兵们的后勤补给,郭同仁积极发动城内妇女,大家在短时间内为士兵们准备好了充足的干粮。
1937年9月28日,日军发起了对朔县的最后进攻,在猛烈的炮火下,在城墙上抵抗日军的将士们一个个倒下。日军的坦克车发挥了巨大优势,在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炸声中,朔县北门被彻底炸开。日军铁骑在强大的火炮掩护下最终成功入城。于是,朔县城内的父老迎来了史上最黑暗的三日。为期3天的朔县大屠杀开始了。
李来英老人一边讲述、一边哭泣。作为朔县大屠杀的目击者,她永远忘不了日军如何用残忍的行径屠杀城内的父老乡亲。
随着日军入城,守城的东北军见大势已去,完全丧失了斗志,在争相逃跑的过程中完全不顾父老乡亲的死活,这时的东北军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发下的誓言,誓与朔县共存亡的誓言在血淋淋的屠杀面前,完全变成了一句空话。
日军入城之后,他们化身为地狱的恶魔,见人就杀,无论是四处逃窜的东北军,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他们都没能逃过日军的魔爪。
当时,李来英正在家中,突然冲进来很多士兵,为了不被日军追杀,这些逃兵恬不知耻地要求李来英一家拿出男人的衣服,这些士兵换好后再次冲到大街上做最后的挣扎。
在大街上杀红眼的日军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蠢,当这些人逃出去后,日军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全部捆起来。李来英的叔叔和哥哥未能幸免于难,他们全部被日军捆起来,和守城的东北军一起送到大街上。
慌乱中,李来英和母亲为了活命,两人战战兢兢地逃到了厨房的隐蔽角落,为了不让巡逻的日军发现,她们将锅底黑在身上抹了个遍。李来英和母亲就此躲过一劫,然而,大街上的哥哥、三叔和东北军全部被日军活活打死。
李来英在墙缝中看到城内的其他父老全部被日军押到大街上,大街上哭声喊声响成一片。
对于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日军除了向他们机枪扫射外,对于那些没死的父老,灭绝人性的日军向他们投放燃烧弹,在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乡亲们一个个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侠。李来英老人虽然义愤填膺地讲述着日军犯下的暴行,但是她眼角流下的泪水无不透露着老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李来英老人只是讲述了这起惨案的冰山一角。接下来采访的赵英老人,她亲眼目睹了在南城壕发生的千人大屠杀。
赵英老人目睹南城壕大屠杀
89岁的赵英老人,作为朔城区北新街的一位普通老人,他给王彪提供的铁证,真实还原了日军如何制造了南城壕千人大屠杀。
赵英老人回忆:日军进攻朔县的那一年,自己年仅11岁,家里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一家7口人生活得十分幸福。由于家里人口众多,11岁的赵英很早便在街上的照相馆里面做学徒工。
当时自己还在照相馆里向师傅学习,就听到别人说,日本人打进城里来看了。胆小的赵英立即从照相馆向家里跑。在回去的路上,赵英看到日军在大街上四处抓人。日军手里一个个拿着用铁丝编成的钩子,用铁钩子的一头扎进乡亲们的锁骨里,然后几个日军将串好的平民推到铁丝的另一头,乡亲们的鲜血染红了整条街。
抓捕的过程中,日军如果遇上极力反抗的百姓,他们直接用刺刀他捅死,或者几个日军将反抗分子用麻绳捆起来。小赵英就这样看着成百上千的乡亲们被日军押往南城壕的南门。面对这一血淋淋的惨状,他哭喊着跑回了家。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后,他们都会跑到家里向大人哭诉。小赵英也是如此,当他回到家里后,家里面一片狼藉的景象,他在慌乱中一边哭,一边寻找着自己的爸妈。
赵英的妈妈听到了他的哭喊声,妈妈立即将孩子搂在怀里,两个人躲在卧室的床下。小赵英随后询问父亲的去向,妈妈悲伤地说道:父亲被日军抓走了。小赵英决定要去找父亲,他没有听从妈妈的劝告,从床底下钻出后立即向父亲被抓的南城壕跑去。
为了不让日军发现自己,他在南城壕附近找了一个极其隐秘的角落。他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父亲,哭声、嘶喊声响成一片。小赵英根本找不到自己的父亲。所有被抓的乡亲都跪在那里。当时有一个汉奸在现场清点被抓的乡亲,随后他向日军报告:朔县南城壕跪着的平民有2000多人。
到了下午5点左右,日军封锁了整个南城壕,随后开始了他们最喜欢的以表演和竞赛形式的大屠杀。日军将被抓的乡亲们摆成一列。他们以时间计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平民杀死并且扔到事先挖好的坑中,时间最短者获得胜利。当一个个乡亲们的胸膛被日军剖开,他们疼得在地上打滚时,在场外欣赏的日军们非但没有一段愧疚之意,很多日军在拍手大笑,其中还有负责拍照的。
赵英老人讲到这里,她的眼泪从眼角滑落,王彪一行人一边记录,一边哭泣着,赵英老人随后接着说道:惨无人道的日本兵不仅将杀人作为娱乐的方式,他们还不断变换着杀人的方式,除了用机枪扫射外,他们用战刀直接砍下乡亲们的脑袋。日本军官为了取乐,他们派遣手下押上十几个人一字形跪在城壕边上,每人身旁站一名手持战刀的日本兵。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十几把洋刀在空中一齐落下,人头便滚落城壕。还有的被从腰间一刀劈为两半。
南城壕的屠杀还在继续,等到夜幕来临的时候,整个南城壕到处充斥着血腥和恶心的气味,乡亲们尸体挤满了整个南城壕。为了达到毁尸灭迹的目的,日军从城外运来大量的稻草,他们配合着汽油最终将这些尸体焚烧殆尽。
“二战时期的日本人果然如罗斯福所言,他们是一群没有进化完全的猩猩,这种兽性行为至今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七旬老人誓与朔县共存亡
日军的两次大屠杀没有吓到英勇的朔县的乡亲们。在县长郭同仁的带领下,朔县军民继续同日军顽强抗争,日军攻占北门后,守城的军民与日军展开了巷战。当时,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面对东北军的弃枪行为,他从地上捡起枪后,利用掩体将院子外的几个日本兵打死,这位七旬老人名叫姜佐才,他曾参加过1912年的武昌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他回到自己的山西朔县继续革命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他年事已高,多次申请抗战的他被部队拒绝,老人只好保卫自己的家乡。这次看到东北军的表现后,老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亲自拿起枪与日军战斗。
老人击毙几名日军后,枪声引来了大批日军的包围,他们向老人所在的屋子进行炮火攻击,机智的老人一个翻身,在炮弹来临前翻进了院子的角落。日军看到老人后全部开枪射击。姜佐才老人临危不惧,他夺下日本兵的手枪后进行还击。随后与包围的日军展开肉搏战,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寡不敌众,被日军残忍的杀害。抗战胜利后,姜佐才老人被朔县相关领导授予保卫朔县功臣的光荣称号。
尽管抗日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对于侵略者的警惕性丝毫没有放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会主动侵略别人,但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