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19:57:21 | 浏览:5701
介休绵山。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新网北京10月5日电 台湾《联合报》近日发表了介绍山西省晋中市的报道,讲述了介休绵山和榆次老城背后的历史故事。
报道指出,距离晋中介休市区20公里的绵山,最高海拔2571公尺,集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道观于一体,因自然景观奇险秀,以及春秋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于此而著称。
唐代诗人韦庄曾写道“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每到清明时节,人们到介休,上绵山,追根溯源,回望2600多年前那悲壮一幕,已成为后人寻访“忠孝文化”最好的方式,也因此让寒食清明文化在华夏儿女心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榆次老城。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介子推跟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时,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而介子推为让母亲安度晚年,便带着她隐居绵山。晋文公亲自去绵山请介子推出来做官,但介子推淡泊名利,避而不见。晋文公便火烧绵山,以为这样,介子推就一定会出来。但介子推的母亲年迈、腿脚不便,不愿舍弃母亲的介子推宁死不肯出山,结果和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晋文公很痛心,于是将绵山改称为介山,同时下令以后每年这天,全国禁火、吃干粮冷饭,以纪念介子推。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寒食节来历,介子推的忠孝精神也流芳百世。
而要寻访晋中的“根”,千年古城——榆次老城不可不去。榆次老城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迄今已逾1400年。老城内有城隍庙、县衙、文庙、凤鸣书院、明清商业街、市楼、思凤楼、清虚阁、西花园等众多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建筑斗拱交错、重檐飞翘,组成了庙、市、街、景合一的特有风貌。
榆次城隍庙保存完好,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庙内主殿结构精巧细致,主殿前有玄鉴楼一座,颇为壮观。1999年,玄鉴楼被世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基金会评为“全球最精美的100处古建筑”之一。(完)
房产是刚需吗?不是,因为可以替代,租房同样可以解决居住的问题。但是房产的附加属性,让房产成为了刚需。教育,医疗,工作,婚姻都和房产捆绑在一起了。在任何一个城市,只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有面对社会和丈母娘的底气。如果说婚姻是“坟墓”,一个
溯源三河历史文化之二三河名字的由来 三河因泃河、洳河、鲍邱河三水贯境而得名。因三河旧城建于泃河支流红娘港阳坡北,故三河又有泃阳别称。 泃河形成较早,春秋战国时期即有泃水的记载: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齐师反燕,战于泃水,齐师遁”(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快速有效阻断疫情扩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市、区专家组综合研判,现就调整榆次区相关区域实行分类管理通告如下来源: 山西发布
11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天津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魏成生组织区域企业家一行8人来我县考察调研文旅项目。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峰,县政协主席文成宝,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大鹏,副县长张雪娟,县政协副主席王永昌、宋建英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