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山西省吕梁市概况

2022-10-07 23:16:10 581

摘要: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西隔黄河同陕西榆林相望,东北与省会太原市相连,东部、东南部分别和晋中、临汾接壤。全市基本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市境总面积21140平方千米,下辖1个市辖区、...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西隔黄河同陕西榆林相望,东北与省会太原市相连,东部、东南部分别和晋中、临汾接壤。全市基本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市境总面积21140平方千米,下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离石区是吕梁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吕梁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一部《吕梁英雄传》,是战争年代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 吕梁是发展新区,于2003年撤地设市,是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下辖的孝义市和柳林县是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历史沿革

吕梁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当时吕梁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后,吕梁为赵国境域,境内设有中阳、兹氏(即前瓜衍,今汾阳、孝义一带)、大陵(即前“平陵”,今文水)等。秦庄襄王四年(前246)设太原郡后,吕梁遂为太原郡境域,设有大陵、兹氏等县。

汉初,吕梁仍为太原郡境域。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分设西河郡后,吕梁分属西河、太原、平阳三郡。大陵、平陶(今文水平陶村)、兹氏为太原郡辖县;蔺、皋狼、中阳、离石、土军、隰、临水为西河郡辖县;蒲子县为平阳郡辖县。王莽代汉后,兹氏县改兹同,大陵县改大宁,平陶县改多穰,临水县改监水。东汉始立后各县遂复旧名。

东汉初,吕梁属于西河、太原、河东三郡。离石、蔺、皋狼、临水、中阳、平周为西河郡辖县;大陵、平陶、兹氏为太原郡辖县;蒲子县属河东郡。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九月“因匈奴寇掠,西河郡治南徙五百九十里”迁至离石县,为吕梁境内最早的郡级建置。同年,临水县并入离石。中平年间美稷县“南徙于兹氏县界,寻废”。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8年)“南匈奴内附”, 左部居于兹氏,中部居于大陵。

三国初分,吕梁为魏国境域。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设置西河郡,治兹氏县,辖离石、中阳等县;大陵、平陶二县仍属太原郡,蒲子县仍为平阳郡辖县。

西晋,吕梁境内各县分属于西河国和太原国,属县未变,仅兹氏县改隰城(西河国附郭县,今汾阳)。东晋十六国时期,吕梁境内较为混乱。后赵石勒元年(公元319年)“以离石县境荒废”设置永石郡,寻改西河,后燕置离石护军。永兴后西河郡并入太原郡。

北魏初立,吕梁为太原郡境域,设置有大陵、平陶、兹氏等县。天兴初增设离石镇,延和三年(公元434年)设吐京镇,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吐京镇下设岭东、岭西二县,平陶县讳拓拔焘改平遥县,后移出区境,大陵县改受阳。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复置西河郡,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吐京镇改吐京郡,同年,废蒲子县,设汾州,吐京、西河等五郡为其辖郡。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设永安县,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岭东县改新城,岭西县改吐京。

东魏,吕梁仍为汾州和太原郡境域,汾州辖西河、吐京等郡,隰城、永安二县属西河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受阳县仍属太原郡,离石境域仍设离石镇。

北齐、北周之际,吕梁当两政权纷争之地,北齐斛律金所筑长城的起点——金锁关即在区内黄芦岭上,今遗址尚存。当时吕梁境内设有西汾州怀政郡、南朔州西河郡、吐京郡神武郡和并州太原都。南朔州系由汾州改称,治所仍设隰城,西河郡隶属之。离石镇改怀政郡,辖县有昌化、良泉等县,蔚汾县属神武郡,受阳县属太原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后因裁郡改属怀政郡。北周建德年间,西汾州改称石州;大象年间,南朔州改称介州;并增设定胡、窟胡、乌突三县及同名郡。

隋,吕梁分属于离石郡、西河郡、太原郡、楼烦郡、龙泉郡。离石、修化(窟胡县改)、太和(乌突县改)、平夷、定胡(治所在今柳林孟门)、宁乡等县属离石郡,西河郡辖县有隰城、永安二县,受阳县仍属太原郡,岚城县属楼烦郡,石楼县属龙泉郡。

唐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并州(后改太原府)。西河(隰城县改)、孝义(永安县改)二县属汾州,离石、平夷、定胡(治所在今柳林孟门)、临泉、方山属石州,宜芳、合河二县属岚州;石楼、温泉二县属隰州,交城(新析置)、文水二县属并州(太原府)。

五代时期,吕梁境域内所属未变。

宋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岚州、隰州、晋宁军、太原府。离石、平夷、方山为石州辖县。西河、孝义为汾州辖县;宜芳、合河为岚州辖县;石楼、温泉为隰州辖县;定胡(治所在今柳林孟门)、临泉为晋宁军辖县;交城、文水二县为太原府辖县。

金代,仅因晋宁军被撤销,辖县改属石州,其它州县的隶属未变。

元代,吕梁大部属于太原路(后改冀宁路)管辖,境内设置有交城县、文水县、兴州、岚州、临州、石州(辖离石县、宁乡县)、汾州(辖县有西河县、孝义县)。石楼为晋宁路辖县。

明初,吕梁除石楼县属隰州外,境内州县均属太原府。县有兴县、岚县、临县、交城、文水,州有石州(辖宁乡县〕、汾州(辖孝义县)。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五月,汾州升为府,并倚郭设汾阳县,原太原府所辖州县、临县、永宁州(隆庆三年后,石州改)及辖县宁乡县和原汾州辖县改属汾州府,府治设汾阳县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楼县改属汾州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变。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取消汾州府建置,永宁州废州改县,三年(1914年)1月,永宁县改离石,宁乡县改中阳。民国七年(1918年),增设方山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先称晋西北)行政公署。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吕梁境内设兴县专区和汾阳专区,兴县专区辖有兴县、临县、离石、方山、岚县等11县,汾阳专区辖县有汾阳、孝义、交城、文水、中阳、石楼等9县。

1951年3月27日汾阳专区撤销,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县划归榆次专区,中阳县划归兴县专区;石楼县划归晋南专区。

吕梁市行政区划图

1952年7月1日,兴县专区撤销,兴县、岚县划归雁北专区;临县、方山、离石、中阳划归榆次专区。

1954年7月1日,离石、方山二县合并为离山县。1958年11月10日,文水、交城二县并入汾阳县,中阳县与离山县合并为离石县,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岚县分别划入静乐和兴县,石楼县并入吕梁县。1959年9月19日除孝义县以外其它各县恢复建置,1961年5月恢复孝义县建置。

1971年5月,吕梁地区组建,同时恢复方山县,新增设娄烦、交口二县;1972年4月,娄烦县划归太原市;1971年10月5日,新增设柳林县。1992年孝义撤县设市,1996年离石、汾阳撤县设市。[1]

2003年10月23日,国务院批准吕梁撤地设市,同时离石由县级市改为市辖区。[2]

2004年7月9日,吕梁撤地设市正式挂牌。

地理环境

位置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地理坐标北纬36°43"—38°43",东经110°22"—112°19",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邻。[5]

地形

吕梁市地处吕梁山脉中段,地势中间高两翼低,吕梁山脉由北而南纵贯全境,平均海拨在1000~2000米之间。主峰关帝山海拨2831米,为吕梁山最高峰。山地两翼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东部地势平坦,为太原盆地西部边缘,是主要农业区。境内有黄河及汾河、文峪河、湫水河、蔚汾河、三川河穿流,均属黄河水系。吕梁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2%。

气候

吕梁市属半干旱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差异悬殊。春季干燥,雨少风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降雪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502.5mm,吕梁关帝山主峰一带为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在700mm以上,而临县、柳林沿河一带较为干旱,降水量通常在450mm以下。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很不均匀,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冬季最少,只有3%左右,且年际变化很大。降水量多年份和最少年份相差2—3倍。降水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平均而言,山区降水多于平川,南部山区多于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8、9℃左右,全年>10℃的有效积温2534.7—3870.0℃。一月份气温最低,全市平均气温为-7.2℃,极端最低气温为-30.5℃,出现在北部的岚县。七月份气温最高,全市平均气温为22.8℃,极端最高气温为39.9℃,出现在平川的汾阳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351.7—2871.7小时,无霜期一般为133—178天。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和风灾。[6]

气候分区

吕梁市地形复杂,气候各异,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和气候条件,全市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气候区域。

①晋西丘陵——春轻旱,夏微旱农业气候区

主要包括吕梁山西坡临县以南的离石、柳林、石楼等地区。该区光热资源在吕梁市趋于中等状况,降水多集中在7-9月,降水强度大,多大雨、暴雨,由于坡陡沟多,垦殖过度,易发生洪涝灾害。春季温高雨少,土地裸露,多大风扬沙天气,春旱时有发生,直接影响春播工作。

②兴县丘陵——温和,春干旱,夏轻旱农业气候区

本区包括兴县和紫金山以北的黄河沿岸地区。主要气候灾害一是干旱严重,春季干旱明显;二是降水集中,强度大,多暴雨天气,水土肥流失严重,三是秋霜冻来的早,常因霜冻造成大秋作物减产。

③吕梁山区——高寒,春微旱,夏不旱农业气候区

包括吕梁山主体山脉,汾河上游河谷间山小盆地及部分高原、垣地等,北至岚县、南至交口。该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水热资源分布不协调,中高山区降水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很低。

④盆地——温暖,春干旱,夏轻旱农业气候区

包括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四个平川县市的半山区。该区光热资源丰富,平川地区生长期长,灌溉条件好。主要气象灾害一是比较干旱,二是干热风天气多,影响小麦丰收,三是有时出现麦收期烂场雨,夏季暴雨大风造成高秆作物倒伏及秋霜冻等,均可造成农作物歉收。

气象灾害

①干旱。干旱是吕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吕梁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其干旱季节分布规律是:一是春旱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直接影响冬小麦返青及大秋作物播种;二是有些年份汛期推迟或无汛期,出现严重的旱年,直接影响农业丰收;三是秋旱时有发生,影响冬小麦的播种。1997年—2000年连续四年的干旱为历史罕见。

②冰雹。冰雹是吕梁主要农业灾害天气,随大风、强雷雨天气产生,有季节性明显,地方性强、灾情重等特征。吕梁冰雹分布特点是:山区多于平川,不毛之地多于森林草地;旱年多于涝年,白天多于夜间,下午多于上午。

③暴雨。吕梁市虽以旱著称,但在降水量集中时段常有暴雨发生,产生洪涝灾害,损失较大。1988年汾阳市洪涝灾害损失巨大,兴县1996年暴雨影响巨大。从统计资料分析,吕梁暴雨多出现在7月和8月,占全年总暴雨的80%,6月和9月占18%。暴雨分布是北部多于南部,山区多于平川。下午到傍晚出现机率最多。

④霜冻。吕梁霜冻特点为:南部无霜日多于北部,平川无霜日多于山区,年际变化较大。

⑤风灾。吕梁大风多出现在冬春季,尤其春季危害较重,因春季气温回升,土地解冻,表层失墒快,大风将表层干土刮起,形成扬沙或沙尘暴天气。据统计,吕梁大风多为西北偏北风,每年出现八级以上大风日数平均为7-10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吕梁市东西宽约142.16公里,南北长约200公里,全市总面积21132.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5%,折合面积3169.9万亩,其中农业用地2308.17万亩,建设用地121.78万亩,未利用地739.95万亩。在农业用地中,耕地803.4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5.35%;园地22.5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71%;林地1193.0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7.64%;牧草地97.7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8%;其他农用地191.3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04%。

水资源

吕梁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47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11.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中河川径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重复量,重复量包括河川径流量4.069亿立方米,柳林泉年径流量1.23亿立方米,河道渗漏、山前侧向补给地下水的地表径流0.207亿立方米,共计5.51亿立方米。根据吕梁的自然社会状况,水资源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非常贫乏。按1999年地区人口334.54万人计算,人均占有量为433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平的20%,比山西全省平均水平还少30立方米。按1999年地区耕地878万亩计算,亩均占有量为165立方米,为全国亩均占有量的11.5%,比山西全省平均水平少40立方米。二是分布极不均匀。首先干旱年和丰水年相差悬殊很大,降雨极值比相差达5.93倍。其次年内分配不平衡,占有水资源总量76.7%的河川径流,近三分之二的量集中在汛期,且以暴涨暴落的洪水出现。再次是区域分配不均,平川区每平方公里9万立方米,而山丘区每平方公里只有6.5万立方米,仅为平川区的72%。三是日趋衰减。根据《山西省水资源公报》(1997年)公布,1997年吕梁市水资源总量仅有8.821亿立方米,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57.1%,其中地表水占4成,地下水占6成。

矿产资源

吕梁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全市已发现各种成因类型的矿产40种,产地407处,其中大型矿产地40处,中型矿产地63处,小型矿产地30处,矿点及矿化点274处。吕梁市突出的资源是煤、铁矿、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石棉、硅石和含钾岩石等,已探明一定储量,其他如硫铁矿、石膏、大理石、蛭石等非金属矿产,虽无探明储量,但多年来一直被群众采用利用。另外,煤层气、膨润土、紫砂陶土、石墨、花岗石等有一定的成矿远景。

吕梁全市含煤面积11460平方公里,分布在河东煤田、霍西煤田、西山煤田、宁武煤田等四大煤田,占全市总面积的54.3%。历年提交过储量的勘查报告在吕梁或涉及吕梁的共有23个(不包括煤矿扩建报告),勘查区探明储量约404亿吨,占山西总储量的15、26%。保有储量399亿吨,焦煤保有储量159亿吨。

铁矿

吕梁市的铁矿分布广,蕴藏量大。已知的矿床13处,矿点及矿化点68处,已探明储量9.81亿吨,占山西省已知铁矿探明储量的28.1%。其中岚县袁家村矿区探明储量9亿吨,是山西省已知铁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矿山。还有探明储量分布在交城席麻岭和孝义市西河底。交口、离石、柳林、中阳、临县都有铁矿蕴藏,早被群众开采利用。

铝土矿

吕梁市铝土矿资源丰富,在山西省内占首位。储量大,质量好,大部分可露天开采,主要分布于兴县东部、中阳北部、孝义西部、交口东部,临县、离石、柳林也有分布。全市有38处,其中大型14处,中型14处,矿点10处,探明保有储量4.4亿吨,远景储量4.7亿吨。矿石成分:三氧化二铝60-80%,二氧化硅1-20%,铝硅比在5成以上。并且普遍含有益元素镓,含量为0.0047-0.0076%。

白云岩

主要分布于岚县、离石、柳林、中阳、交口等地。岚县袁家村矿区探明储量4936万吨。氧化镁含量一般为19-20%。

含钾岩石

含钾岩石矿区位于临县紫金山,求得储量4.72亿吨,是中国罕见的大型含钾罟矿。氧化钾含量最高15.2%,最低9%,平均12.95%。地质条件简单,适宜露天开采。但由于经济上还不具有效益,尽管矿床条件好,也只能作为潜在优势资源。

生物资源

动物资源

根据资料记载和1988年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吕梁市野生动物分属4纲24目213种,资源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交城、交口、兴县、方山、岚县等地。.其中鸟类有14目16科160,兽类有6目16科36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褐马鸡、金雕、黑鹳、金钱豹四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苍鹰、大鸢、雀鹰、乌雕、草原雕、白尾鹞、猎隼、红脚隼、红隼、鸳鸯、原麝、獐、黄羊等20种。

其中褐马鸡属鸟纲雉科,是中国的国宝之一,山西省的特产,也是世界稀有珍禽。其分布仅见于山西省吕梁山系的芦芽山、关帝山以及河北省西部的小五台山地区。交城县庞泉沟一带是褐马鸡的集中分布区,区内有褐马鸡2000余只。

植物资源

根据1996年吕梁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和掌握的资料记载,吕梁市野生植物资源分属129科945种,其中木本植物57科115属294种,草本植物72科651种。

吕梁是山西省天然野生沙棘的中心分布区,素有沙棘宝库之称。据普查统计:吕梁全市有不同盖度的天然沙棘面积84.73千公顷,约占山西全省沙棘面积的五分之一,占全国沙棘面积的十分之一。其中盖度在90%以上的面积有6.47千公顷,盖度在60-90%的面积有25.07千公顷,盖度在40-60%的面积有26.3千公顷,盖度在40%以下的面积有26.87千公顷,分别占全市沙棘总面积的7.7%,29.6%,31.1%,31.6%。宝贵、丰富的潜在资源优势为开发利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吕梁市森林水平分布,主要树种顺序为:白皮松、油松、华北落叶松;从南到北,从低山到中山,暖温带的栎类杨桦阔叶杂木林到中部、北部高寒山区的侧柏,从栎类杨桦阔叶林逐步过渡到关帝山的华北落叶松、油松为主的针叶混交林。黄河东岸残垣沟壑区以红枣为主,黄河丘陵区以刺槐、榆为主,离石三川河、临县渊水河、兴县蔚汾河西岸及岚县小盆地人工栽植有北京杨、新疆杨、加拿大杨为主的杂交品种。吕梁山东麓的孝义、汾阳、交口等县(市)的黄土丘陵阶地以核桃为主。汾河以西的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的平川区则是北京杨、毛白杨等杂交杨占绝对优势,间有旱柳、漳河柳的人工速生丰产林及农田林网。

吕梁市有林地总面积51.5万公顷,其中成林面积30.3万公顷,灌木林地18万公顷,四旁树4790万株,折合面积3.2公顷,森林覆盖率24.4%。林木蓄积量1823.7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1716.4万立方米。有疏林地3.2万公顷,未成林造林1万公顷,苗圃地0.1万公顷,宜林地16.3万公顷,25度以上陡坡地14.8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51.5万公顷中,用材林20.3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山西省直关帝山森林经营局、黑茶山森林经营局、吕梁山森林经营局所属各林场和吕梁地区所属交口峪岸坪、交城青沿、兴县恶虎滩等23个县林场,主要树种有油松、华北落叶松、山杨、辽东栎、白桦等,油松居首位,总蓄积634.9万立方米,面积9.6万公顷。

吕梁市有古、大、奇、珍稀树木412株,分布在13县市的175处,分26科30属40种,其中古、大、奇树199株,珍稀树213株。古、大、奇树分别为国槐83株、侧柏28株、小叶杨13株、油松12株、核桃8株、旱柳12株、白榆4株、揪树3株、枣树3株、垂柳2株、青杨2株、桑树2株、文冠果2株、白皮松1株、杏1株、柠条1株、银杏1株、柳叶鼠李1株、小叶朴1株、单被槭1株、臭椿1株、桃叶卫茅1株、樟树1株、君迂子1株、细裂槭3株,珍稀树种分别为单被槭2株、银杏3株、核桃揪8株、杜仲3株、樱桃1株、猕猴桃3株、刺五加2株、七叶树1株、樟子松70株、皱皮木瓜3株、板栗18株、翅果油树50株、玫瑰12株。

风景名胜

综述

吕梁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古建筑、古遗址、古窟寺、石刻、壁画等文物古迹5014处,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133处,各类自然风景区1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庞泉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以及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西湾、中华名酒第一村杏花村、武则天庙、晋绥边区政府旧址、刘胡兰烈士陵园、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日本佛教净土宗祖庭玄中寺等众多景区景点组成了一条条旅游热线。

景点

北武当山

北武当山

北武当山位于方山县境内,古称龙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复玄天大殿后,根据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更名为武当山,因位于北方,故改称北武当山。这里既有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又有历史久远的人文景观,是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199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1994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区。

庞泉沟

庞泉沟位于方山县城以北30公里处,是以保护国家一类野生动物褐马鸡为主的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的主要林区,涉及4个乡、2个国营林场,面积15.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4%。区内山高林密,沟谷交错,是野生动物生息的良好场所,有国家一类野生保护动物褐马鸡两千多只。

保护区内峰险景奇、山泉长流、鸟类群居,以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自然、人文景观吸引游人,山内有“孝文古碑”、“云顶日出”、“雄师夕照”、“天门瑞气”、“笔架生辉”、“文源晚翠”、“龙泉瀑布”、“古树宝塔”,构成庞泉沟的“八大景观”。

天下黄河第一湾

天下黄河第一湾位于石楼县辛关镇,最佳观景点为马家畔。黄河在晋陕峡谷段,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自辛关黄河大桥以南6公里处,陡然向东,转了一道极为奇特的大弯。若从高处俯视,该弯西窄东宽、尾部圆满,宛如葫芦状,两面基本对称。入弯处至出弯处水流总距离为8000米。弯内陆地以入弯与出弯处最窄,仅为700米,最宽处为1700米,最高处与水面垂直距离为196米。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东征红军由陕西清涧进入辛关,其间写成著名的《沁园春·雪》,石楼县城建有红军东征纪念馆,为红色旅游品牌景点。

酒都杏花村

酒都杏花村位于汾阳市杏花村镇西堡村,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的汾酒,以其“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而闻名于国内外。酒都杏花村是融“酒、诗、书、画、景”的现代酒城,是研究酒史文化的良好场所。厂内酒香四溢、景色优美,是全国著名的花园式工厂,并保存有丰富的与汾酒有关的各种历史资料。文化景点有酒史博物馆、古井仙亭、名人碑廊、牧童指处、申明仙态、假山嵯峨、仙姑池水、欢伯湖、醉仙楼等。

武则天纪念馆

武则天纪念馆,老百姓称为则天庙,位于文水县城北5公里,南徐村北面。武则天纪念馆占地2.6万平方米,从中轴线上看有山门、雕像、舞台、正殿;两翼殿宇有钟鼓楼,碑廊,配殿,偏殿;雕像两边分别是丰碑和升仙太子碑、八角回音亭等;院内柳树成荫,花草遍地。则天庙以武则天女皇的特定身份和它本身的文物价值名扬中外,是全国惟一的一座女皇主庙宇。1996年12月,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胡兰纪念馆

刘胡兰纪念馆坐落在文水县刘胡兰村南,始建于1956年,建筑总面积8400平方米,1957年刘胡兰烈士就义10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 成为向全国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纪念馆以纪念碑和陵墓为中轴对称分布,疏朗壮观,端庄肃穆。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汉白玉纪念碑,碑的正面,有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离石安国寺

安国寺位于离石区西十公里处,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铜塔楼、钟鼓楼、万佛阁、关帝阁、观音楼、十王殿、洞宾楼,又有于清端公祠、于莱公祠、于成龙读书楼,还有莱公别墅、石牌坊、砖塔等,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