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山西省辖地级市

时间:2022-10-08 11:58:22 | 浏览:548

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是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全市现有文物总量676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

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是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

全市现有文物总量676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6处。包括冶底岱庙、青莲寺、柳氏民居以及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群、 羊头山石窟、中华名山 析城山、太行至尊、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遗产。

该市古为冶炼之都,有“九头十八匠”之称。 蟒河、 历山等保护区,生长有 猕猴、 大鲵等惜有动物,素有"生物资源宝库"之称。

该市是中原经济区城市、全国中高档铸件和华北蚕桑丝绸基地。晋焦、晋济、阳翼、陵沁、高新、环城高速与 207国道交织成网,太焦、侯月及嘉南铁路贯穿全境,拥有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

2018年11月17日,晋城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国家旅游》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

据2018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234.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1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2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63‰;死亡人口1.24万人,死亡率为5.32‰;自然增长率为4.31‰。常住总人口性别比为100.70(以女性人口为100)。[12]

全市人口中有计有回、满、苗、藏、白、羌等33个少数民族,共706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3%。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最多,在城区、阳城(润城)分布较多。

2018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35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0.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第二产业增加值717.9亿元,增长7.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1%;第三产业增加值584.8亿元,增长8.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3%。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86.8亿元,增长8.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0.9亿元,增长5.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8.2亿元,增长3.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7.5亿元,增长6.7%;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82.6亿元,增长2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819元,按2018年平均汇率计算为8737美元。

2018年,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63.8亿元,增长22.1%。其中,增值税109.2亿元,增长10.7%;企业所得税45.6亿元,增长50.9%;个人所得税7.6亿元,增长10.6%;资源税43.1亿元,增长2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3亿元,增长23.6%。其中,税收收入87.5亿元,增长1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8.5亿元,增长28.1%。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3.2%,教育支出增长5.0%,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6.0%,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增长7.3%,节能保护支出增长79.9%。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2.4%。[12]

第一产业

2018年,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169.4千公顷,减少4.1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56.7千公顷,减少5.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8千公顷,增加0.5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1千公顷,减少0.01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85.9千公顷,增加0.3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41.1千公顷,减少1.2千公顷。

2018年,全年粮食产量80.8万吨,减少2.8万吨,下降3.4%。其中,夏粮16.4万吨,下降20.6%;秋粮64.4万吨,增长2.3%。

2018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千公顷,增长106.9%。其中,经济林面积0.02千公顷,下降79.2%。全年木材产量17060立方米,增长45.4%。

2018年,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6.5万吨,增长2.0%。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14.1万吨,增长0.7%。其中,猪肉产量13.4万吨,增长1.0%;牛肉产量0.1万吨,下降0.9%;羊肉产量0.6万吨,下降6.3%。年末生猪存栏98.1万头,增长2.3%;生猪出栏177.5万头,下降0.8%。牛奶产量0.03万吨,下降34.2%;禽蛋产量8.5万吨,增长0.4%;水产品产量0.2万吨,增长1.4%。

2018年,全年全市设施蔬菜产量8.5万吨,下降12.1%;食用菌1.1万吨,增长1.9%;蚕茧0.2万吨,下降14.7%; 蜂蜜0.2万吨,增长8.2%;药材1.5万吨,增长83.9%。

2018年,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9.9万千瓦,增长2.2%。机械耕地面积135.2千公顷,下降4.2%;机械播种面积123.4千公顷,下降0.6%;机械收获面积90.8千公顷,下降2.3%。[12]

第二产业

2018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4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0%。

2018年,全年全社会原煤产量10370万吨,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发电252亿千瓦时,增长5.5%;水泥228万吨,下降4.5%;农用化肥(折纯)218万吨,下降6.7%;焦炭58万吨,增长15.2%;钢材345万吨,下降1.3%;生铁403万吨,下降4.6%。

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6.0亿元,增长13.3%。其中,煤炭、冶铸、装备制造、化工、电力和煤层气开采六大行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8.9亿元、153.5亿元、179.1亿元、111.7亿元、75.0亿元和101.6亿元,分别增长12.3%、5.9%、12.6%、18.3%、6.4%和31.1%;建材、医药、炼焦和食品制造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5亿元、11.4亿元、5.3亿元和13.3亿元,分别增长21.0%、54.1%、35.9%和18.8%。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38.7亿元,增长30.2%;实现利润195.2亿元,增长45.3%。

2018年,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20家,完成总产值75.5亿元,增长34.2%;房屋施工面积385.2万平方米,增长9.2%;签订合同额为147.5亿元,增长9.8%。[12]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3.8亿元,增长10.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14.8亿元,增长33.3%;港澳台及外商投资30.9亿元,增长5.0%;民间投资231.0亿元,下降5.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5.6亿元,下降56.4%;第二产业投资189.4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投资268.9亿元,增长20.0%。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89.4亿元,增长11.0%。

2018年,全年全市在库项目1044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96个,计划总投资1485.1亿元,本年完成投资164.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4.7%。

2018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2.6亿元,增长2.4%。其中,住宅投资56.1亿元,增长0.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9亿元,下降29.9%。

2018年,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71.3万平方米,增长7.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6.1万平方米,增长2.3%。商品房销售面积88.5万平方米,下降36.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0.8万平方米,下降40.1%。商品房销售额45.9亿元,下降30.0%。其中,住宅销售额41.1亿元,下降34.1%。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0.5万平方米,增长45.4%。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实际到位资金68.0亿元,增长4.7%。其中,国内贷款增长141.2%;自筹资金下降13.5%;定金及预售款下降1.2%;个人按揭贷款增长8.5%;其他到位资金增长45.8%。[12]

国内贸易

2018年,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8亿元,增长9.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3.9亿元,增长9.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9亿元,增长12.4%。[12]

对外经济

2018年,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46.0亿元,下降1.9%。其中,进口额33.4亿元,下降2.7%;出口额12.6亿元,增长0.2%。

2018年,全年出口煤炭303万元,增长12.9倍;出口钢材2.6亿元,增长5.5%;出口机电产品10.1亿元,下降3.1%;出口高新技术产品3.3亿元,下降12.6%;出口电器及电子产品5.8亿元,下降9%;出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产品1.6亿元,下降35.3%。

2018年,全年进口铁矿砂15.3亿元,增长13.4%;进口机电产品15.7亿元,增长0.5%;进口集成电路6.5亿元,增长61%;进口机械设备2.5亿元,下降43.6%;进口电子技术产品7.8亿元,增长55.9%;进口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9725万元,下降72.2%。

2018年,全年全市按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8400万美元,增长42%。[12]

旅游

2018年末,全市共有A级景区21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13个,2A级景区1个。共有星级饭店17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9家、三星级5家、二星级1家。全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6214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6079.7万人次,分别增长18.3%和25.4%;旅游外汇收入825.51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556.79亿元,旅游总收入557.29亿元,分别增长7.4%、25.38%和25.36%。[12]

金融、证券和保险

201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18.9亿元,比年初增加250.8亿元,增长12.1%。各项贷款余额1379.2亿元,比年初增加156.5亿元,增长12.8%。

2018年末,全市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230.0亿元,比年初增加29.4亿元,增长14.7%;人民币存款余额543.7亿元,比年初增加42.4亿元,增长8.4%。

2018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6家,从业人员82人。累计资金开户数166854户,银证转入资金44.8亿元,下降14.0%。全年营业收入0.3亿元,下降25.9%;利润总额0.04亿元,下降56.8%。

2018年,全年全市保费收入52.7亿元,增长9.5%。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8.2亿元,增长9.2%;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4.5亿元,增长10.4%。

相关资讯

广西这座城市是不是被低估了?

在中国,并不乏海滨城市,但有特色的并且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滨海城市并不多。海南三亚,最有名气。这次自驾北部湾的时候,本计划是去北海的,但不知缘故地就来到了防城港。

新城市志|冲刺申遗的泉州,有“爱拼才会赢”的基因

澎湃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2021年1月22日,福建泉州,石湖村六胜塔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石湖港的发展历史。人民视觉 资料图去年成功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泉州,又迎来一件大事。日前,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拉开帷幕。这次“加长版”会

20字!自贡发布城市品格表述语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秦勇 自贡观察 林听宇城市品格是一座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长期历史造就的人文精神的集中凝练,也是其独特的精神特质,它植根于城市的历史,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引领着城市的未来。12月20日,自贡发布城市品

荆州跑出一匹黑马,松滋突破400亿、冲击500亿,助力区域中心城市

2022年,注定是荆州不平凡的一年开年以来,荆州就受到多重利好的刺激,全市上下呈现奋勇进发、争相发展的局面。第一、在全省区域发展大会上,荆州被确定为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自1994年荆州地区拆分后,首次对荆州的城市定位进行提级。第二、

蚌埠,皖北的中心城市?阜阳:我不答应

本文所有数据来自网络,不可作为官方发布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是小编自己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同声音,请私信或者评论,谢谢大家。本文内容,是小编原创。安徽近年来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GDP总量已经进入全国10强,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安徽任何一座城市。近

务实重干创一流凝心聚力惠民生——南阳市宛城区高质量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综述

务实重干创一流 凝心聚力惠民生——南阳市宛城区高质量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综述开栏的话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和要求,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必备要件和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数字化城市

安徽最没存在感的城市,名气不如下面的砀山县,你觉得有潜力吗

说起安徽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合肥、黄山这些地方,其中有一座城市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甚至知名度都比不上阜阳、蚌埠,这座城市就是宿州,对于外地人来说,宿州没什么让人记忆颇深的地方,名气还不如下面的砀山,好歹砀山梨还是有些知名度的。宿州堪称安徽最没存

注意!邹城市急寻次密切接触人员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3日讯 2021年11月13日10时,邹城市疾控中心接到济宁市疾控中心推送的海淀区疾控中心协查函,函告邹城市武某某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经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武某某返济后活动轨迹公布如下:11月11日:乘坐G301次高

山西朔州市朔城区部分区域调整为中风险区

记者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自2022年10月6日起,原中风险区进行调整,现公布如下:将原家和苑小区S3、S4、A4、C1四栋楼和南街小康村,调整为家和苑中心社区所辖区域;原城区二中家属楼,调整为西关街中心社区

泽州县将对南村镇、金村镇、巴公镇实行城市化交通管理

泽州探路:乡镇道路城市化管理如何兼容? 2018年 5月8日,泽州县人民政府下发了一个通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则通告的主要内容是:泽州县将对南村镇、金村镇、巴公镇实行城市化交通管理。 “对乡镇道路实施城市化交通管理,行吗?”有人提出异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仰望汽车评测网云上黄石新闻网女宝宝取名字国际车展网狗粮品牌网吴姓名人取名网TCL电视评测网希腊旅游网海天味业A股武当山旅游攻略科勒卫浴资讯网今日承德端午节气网今日晋城普吉岛旅游网
山西旅游网是山西旅游信息网站,全面播报旅游动态,山西自驾游最佳线路推荐、山西旅游自由行个人攻略、五台山旅游攻略三日游、山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山西三日游最佳方案表、全新展现山西文化。带着文化旅游,关注旅游文化,山西旅游网诚邀您共赏大美山西!
山西旅游网 2118.net.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