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概况

时间:2022-10-08 18:30:42 | 浏览:428

潞州区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地处太行之巅、漳河之滨的“上党盆地”东部边缘,从北部顺时针方向依次与襄垣县、潞城区、平顺县、壶关县、上党区、长子县、屯留区接壤,总面积380.6平方公里,人口86万,是长治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交通

潞州区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地处太行之巅、漳河之滨的“上党盆地”东部边缘,从北部顺时针方向依次与襄垣县、潞城区、平顺县、壶关县、上党区、长子县、屯留区接壤,总面积380.6平方公里,人口86万,是长治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交通中心。[1]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殷商时属商王朝分封的黎侯地,古称黎国。西周时,《尚书》载:“西伯既勘黎”,黎归周所有。春秋,赤狄人夺黎候地,立潞子婴儿国。周定王五十三年(前594年)晋入潞子国,其地归晋。

战国,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5年),韩、魏、赵三分晋,为韩所辖。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秦将王翦攻上党。其地属秦,置上党郡。

汉承秦制,属上党郡。隶属并州。

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灭袁绍后出邺城,登太行山,夺壶关城(今长治市附近),其地归魏。

晋为上党郡辖,隶并州。

南北朝时,先为刘渊所有,史称前赵;后为石勒占领,史称后赵。均为上党郡。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分上党郡置潞州,潞州之名由此始。其地属潞州。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郡为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郡治移至今长治市内。

唐为潞州,隶河东道。

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潞州为隆德,不久即改为隆德府。

元为潞州,隶晋宁路、河东山西道政廉访司,属“中书省”。

明为潞州,直隶山西布政司。

明嘉靖八年二月(1529年)升潞州为潞安府,附郭置长治县,其地属长治县。长治名自此始。

清为潞安府长治县,属山西省。

中华民国为长治县,属冀宁道。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

1945年长治解放,1946年1月正式建市,地属长治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属长治专区。

1950年3月1日改长治为工矿区,地属工矿区。

1952年,复改为长治市,隶属长治专署。同年9月成立城郊区公所。

1954年7月,长治市将城郊区划为城郊与市内两个区。

1956年,城郊区和市内区合并为市郊区。

1957年,长治市撤销两区建制。

1958年,长治县与潞城县合并为潞安县,后来分开,并入长治市。

1959年,改长治专区为晋东南专区,城区仍属长治市。

1960年,长治县政府迁至下南街路西大院,当时叫长治县革命委员会。

1971年11月15日,长治县政府从下南街搬迁到今韩店镇驻地办公,今已成为上党区。

1975年,长治市复为省辖市,同时成立城、郊两区。

1976年2月1日,城区正式建为县级区。

2018年6月1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西省调整长治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8〕87号),撤销城区、郊区,合并设立长治市潞州区,以原城区和原郊区的行政区域为潞州区的行政区域,潞州区人民政府驻太行东街街道太行东街66号。[6]

2018年9月30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和郊区,合并设立长治市潞州区,以原城区和郊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潞州区的行政区域。[7]同年11月23日,长治市潞州区正式挂牌成立。

位置境域

长治市潞州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距山西省会太原公路里程229公里,距首都北京623公里,从北部顺时针方向依次与襄垣县、潞城区、平顺县、壶关县、上党区、长子县、屯留区接壤,总面积380.6平方公里。[1]

地形地貌

潞州区三河一渠

潞州区地处太行之巅、漳河之滨的上党盆地东部边缘,东依太行山,西临浊漳河,石子河、黑水河穿流区境。

气候特征

潞州区长治国家湿地公园

潞州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593.6小时,年均气温9.1摄氏度,年均温差29.6℃,年平均降水量550-65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辖区内绿化覆盖率达44%,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以上标准达到285天/年。

潞州区自然资源丰富,“东山西水”自然景观布局。东部有方圆60公里的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长治市的绿色屏障和“天然氧吧”。西面有华北最大的长治湿地,被誉为“长治之肾”。比西湖还大4倍的漳泽水库,是山西省第三大人工湖泊风景区,被誉为“太行明珠”。

生态环境优越,地处太行之巅、漳河之滨的“上党盆地”东部边缘,居于世界公认宜居黄金地带的北纬36度—37度之间,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海拔 米,年均日照时间2600小时,年均气温9摄氏度,年均降水量620毫米,冠绝华北,水系密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清凉之都”“绿色之城”之美誉。

潞州区位于中原经济区的金三角顶端,是晋东南的客运枢纽,境内公路、铁路、航空网络纵横,通衢九州,已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航空为辅的立体交通网络。太长、长邯、长晋高速、207、208、309国道以及6条省道纵贯全区。长治北、长治两个火车站和正在建设中的太焦高铁站及长治机场皆座落于境内,太焦铁路,邯长铁路与京广铁路、陇海铁路两线相连。长治王村机场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天津、重庆、武汉、太原等十八个大城市的山西第二大空港。

8

地域文化

编辑

潞州区老顶山炎帝像

潞州区是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神农尝草“四大神话”传说之乡,是“潞商”文化的发祥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块战略要地,是刘伯承工厂、抗日五专属旧址、抗大一分校、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关资讯

五天自驾晋南,游览三市八县,领略大美山西风光(附攻略)

山西省是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其地上文物遍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中山西省运城市更是中国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地级市。对山西有一种钟爱,也会趁着假期做做攻略,去山西转转,趁着国庆假期,自驾山西晋南地区,一览

山西朔州市朔城区部分区域调整为中风险区

记者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自2022年10月6日起,原中风险区进行调整,现公布如下:将原家和苑小区S3、S4、A4、C1四栋楼和南街小康村,调整为家和苑中心社区所辖区域;原城区二中家属楼,调整为西关街中心社区

直击山西晋中榆次区全员核酸检测

医务人员现场对接受核酸检测人员进行身份证信息采集、扫描登记。 杨玉洁 摄医务人员现场对接受核酸检测人员进行身份证信息采集、扫描登记。 杨玉洁 摄社区居民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 杨玉洁 摄医务工作者现场疏导接受核酸检测的社区居民。

山西省定襄县召开2022年夏秋季征兵工作定兵会

9月13日上午,山西省定襄县在县人武部三楼会议室,召开2022年度夏秋季征兵工作定兵会,研究确定新兵人员名单与去向分配。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张安兵出席会议并讲话。定兵,是整个征兵工作最关键的环节,今年夏秋季的征兵工作,又恰逢党的二十大即将召

山西定襄母子二人中刀身亡嫌犯已畏罪自杀

中国网 山西 7月8早间,山西定襄警方接到报警,该地南王乡中霍村发生一起凶杀案,死者为本村村民陈某(女)及其14周岁的儿子。接到报案后,定襄县公安局局长张艮生、局长助理李卫和带领刑警大队干警第一时间赶赴凶案现场展开调查。据村民介绍,陈某的丈

薄一波故里,千年古沙场:山西定襄

定襄定襄县是山西省忻州市所辖,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三面群山环抱,境内四水贯流。全县地形由东向西呈簸箕形。北面以将军山五台山余脉与原平市、五台县毗邻,东南以文山、系舟山与盂县、阳曲县接壤,西与忻府区相邻。定襄县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

山西省高平市概况

高平市,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泽州盆地北端, 太行山西南边缘, 地理坐标东经112°40"——113°10"、北纬35°40"——36°0",东与 陵川县接壤,西与 沁水县为邻,南与 泽州县毗连,北与 长治县、 长子县相接

党性更坚强能力更过硬——看长治市如何培育打造高素质基层治理队伍

编者按3月24日,长治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部署暨培训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动员暨培训会议精神,安排部署长治市相关工作。4月26日,长治市

潞州区:“两下两进两拆一提升”怎么干?这里有答案

近日,潞州区召开“两下两进两拆一提升”攻坚行动动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安排部署了全区“两下两进两拆一提升”工作,快随小编一起看看未来这些日子

提档升级!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8月19日在山西汾阳开幕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云小鹏 秦瑞鹏 记者秦海峰)遥指杏花,醉美吕梁。“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将正式提档升级为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7月27日上午, 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召开,记者获悉,该博览会将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蜜蜂养殖知识网万科A股车主网项目招投标官网攀岩运动网宁德时代A股高空跳伞运动网特斯拉美股行情服装设计网西班牙旅游网木地板品牌网老白干酒股票网眼镜品牌网九江头条新闻网南宁青秀山资讯网
山西旅游网是山西旅游信息网站,全面播报旅游动态,山西自驾游最佳线路推荐、山西旅游自由行个人攻略、五台山旅游攻略三日游、山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山西三日游最佳方案表、全新展现山西文化。带着文化旅游,关注旅游文化,山西旅游网诚邀您共赏大美山西!
山西旅游网 2118.net.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