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下赵姓的源头在山西洪洞县赵城吗赵汗青造父,姓赢,与周穆王(公元前976年——前922年在位)同时代,距今约3000年。公元前960年,为穆王首席御手,驾车西巡,直达古昆仑山(即今甘肃、新疆一带)。此时,东方徐偃王反,造父为御,“一日千里以...
天下赵姓的源头在山西洪洞县赵城吗
赵汗青
造父,姓赢,与周穆王(公元前976年——前922年在位)同时代,距今约3000年。公元前960年,为穆王首席御手,驾车西巡,直达古昆仑山(即今甘肃、新疆一带)。此时,东方徐偃王反,造父为御,“一日千里以救乱有功)。”“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史记》)。造父以邑为氏,乃天下赵姓之祖。赵城《名宦乡贤行略》碑,即“造父碑”,2007年11月底,发现于洪洞县赵城北街。此碑立于明代嘉靖年间。碑文记载了赵城县西周造父封赵以来十位赵城名宦和十名乡贤事迹,首行碑文:“造父,周臣,因善御有功封于此邑”。
这是造父之名首次见于石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沈长云教授认为古碑的再现,为古赵城的历史增添了有力的实物佐证;是研究赵氏的来历、赵氏祖先的身份以及我国姓氏文化等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赵城,旧县名,位于山西省南部,东屏中镇霍山,西耸罗云明珠,北依太岳余脉,南展葱茏沃野,汾河纵贯其中,临汾盆地由此铺开。隋置县,治今赵城镇。《平阳府志》有道:“霍岳镇其东,汾水潆其西,原隰陂陁,气象完固。”可谓襟山带河,壮丽而富庶之地。
造父封于赵城之证据。
关于造父,《史记·秦本纪》:“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山西通志》和《平阳府志》均记载:“周穆王封造父之地。”赵城乃赵氏地望所在,据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了。《史记·赵世家》:“造父幸于周穆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騄耳,献之穆王。”并四曰“乘”,并两曰“匹”,造父挑选了八匹骏马,还有桃林之地的良马,献给穆王。造父是一位识马驯马的能手。关于八骏,《穆天子传》有记载:“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騄耳。”而造父则为第一御手:“天子之御:造父、叁百、耿翛、芍及。”当时,交通靠马车,作战靠战车,因而,“御”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孔子开办私学有六门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御就是驾车的技术和规矩。
关于造父传说。
造父善御,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淮南子》有两则描述:“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安劳乐进,驰鹜若灭;左右若鞭,周旋若环:世皆以为巧。”古人还把治理国家,比做造父之御:“圣主之治也,其犹造父之御:齐楫之于辔衔之际,而急缓于唇吻之和,正度于胸臆之中,而执节于掌握之间:内得于中心,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可见“御”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造父善御而立功,在《史记·赵世家》有一段十分生动的描述:“穆王使造父御,西巡守,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当穆王命造父驾车向西巡狩到西王母居住的荒蛮之地后,竟然乐而忘返。这时,东方淮水流域的徐偃王乘机发动叛乱,军情报来,穆王大惊。在这危急时刻,造父驾车,日行千里,迅速回归,为平息叛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穆王因造父有功,给予嘉奖,赐给赵城。《史记》有注:“晋州赵城县即造父邑也。”因而,赵城成为造父的食邑,是赵氏先祖发祥之地。这里,赵城和造父首次联系在一起。《史记·秦本纪》也有类似记载:“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穆天子传》则记载了穆王巡行的情况:“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赤骥之驷,造父为御,南征翔行,径绝翟道。升于太行,南济于河。驰驱千里,遂入于宗周。官人进白鹄之血以饮天子,以洗天子之足。造父乃具羊之血,以饮四马之乘一。”
造父的先祖与传承。
造父善御是有其家族渊源的。先祖可上溯至女修。《史记·秦本纪》:“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颛顼乃黄帝后裔,女修就是黄帝的远代子孙了。这是史籍记载造父最早的一位女性先祖。男性先祖没有留下名字,而所谓“陨卵吞卵”,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记载,其负载的信息应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族。大业,即皋陶,是造父第一位将名字流传下来的男性先祖。皋陶生活在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是联盟中重要的一支氏族。《史记 夏本纪》:“皋陶作士以理民。”皋陶曾担任“士”,执掌刑法,十分公正,成为后世秉公执法的典范。皋陶还拟定了一套治国方略,受到称赞:“皋陶述其谋曰:信其道德,谋明辅和。”就是要以德立世,坚持诚信,这样才能使谋略成功,群臣和谐。“在知人,在安民。”等。禹继舜立后,将皋陶预立为自己的接班人,“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未来得及施展抱负就去世了。
“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
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少典乃黄帝远祖,女华自然也是黄帝后裔。皋陶之子大费,即伯益,或曰柏翳。伯益的最大贡献是辅佐禹治理洪水,禹十分推崇伯益的功劳,舜就赐给他黑色有飘带的旗,并预言他的后代一定会昌盛,还把一个姓姚的漂亮女孩嫁给了他。“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洪水平息后,伯益担任舜的虞官,就是掌管山泽,成为鸟兽调驯大师。而伯益的后人,在驯化鸟兽上立名于世,成为造父在技能方面的承传;伯益嬴姓,是舜赐给的,造父自然也姓嬴,这是在姓氏上的承传。造父封到赵城后,其后裔方姓赵。可以说,天下赵氏都是从赵城发源的。
禹对伯益十分器重,皋陶去世后,就将伯益立为自己的法定继承人。《史记·夏本纪》:“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以天下授益。”“《青铜甬道铭文》”公元前2060-前2041年"记载:“禹举荐皋陶为继承人,皋陶卒,又举荐益辅政。”皋陶生活的时间,应在公元前2041年前,距今至少已4050年了。公元前2040-前2021年记载:“禹巡狩,至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益让禹之子启,避居萁山之阳。益佐禹日浅,天下未洽,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即天子位,建立了夏王朝。”伯益虽然被授予了帝位,却让给了启。而《战国策·燕策》则说:“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伯益生活在公元前2021年前,距今至少已4040年了。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帝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造父乃大廉这一支的后人。《史记·赵世家》开篇也说:“赵氏之先,与秦同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大戊是商朝第九位帝王,闻知中衍继承了祖先的善御技艺,乃召卜师占卜,结果卦象大吉,就将中衍召来做了自己的御者。中衍受知遇之恩,屡建功勋。大戊大喜,又将王室之女嫁给其为妻。《青铜甬道铭文》“公元前1500--前1481年”记载:“雍己卒,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大戊即太戊,公元前1480年即位,中衍也应在这一时段内,距今则已3499年了。“而若木的后裔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夏桀于鸣条。”能为汤御,可见也是一名出色的御手。这样,造父一族就从驯育鸟兽的承传,发展到驾御车马的承传。《史记·秦本纪》:“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其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葬于霍太山。”
赵氏先祖从中衍之后殷商时期就成为诸侯了,而蜚廉父子都曾以特殊的本领辅佐殷纣。武王伐纣时,蜚廉正为纣出使北方。因殷纣已灭,回去也无法汇报,只好在霍太山筑坛进行报祭。掘土筑坛时,于土中获一石棺,棺上有铭文说:上帝昭告处父,你不曾参与殷商之乱,所以赐给你石棺,以光大你的氏族。蜚廉死后,就葬在霍太山。蜚廉生活的时间应在武王伐纣的公元前1046年前后,距今已3055年了。赵城就在霍山西麓,仅距10公里。霍山主峰老爷顶,也在赵城境内。“蜚廉复有子曰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是蜚廉的五世孙。“自蜚廉生季胜以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从造父起就定居在赵城。“恶来革者,蜚廉子也,早死。有子曰女防。”蜚廉另一子恶来革早死,其子即季胜的侄子叫女防,乃秦的先祖。而女防的后裔“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赵城显然已是蜚廉家族的世袭领地了。因而,穆王将造父封到赵城,并非随意指派一地,而是将其先祖的家乡作为正式食邑而已。
那么,赵城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呢?
一说是纪念春秋末年赵国正卿赵鞅(即赵简子,又名志父,亦称赵孟)而来.赵鞅系原赵城县人氏,称为赵城是取赵简子之城之意。
事实上,赵城名义来源于造父。由于赵氏先祖蜚廉葬在霍山,蜚廉后世就在赵城一带居住,那时还没有赵城的名称。穆王封造父以赵城,不过是赐予造父一个正式名义。赵城的名称实因造父所居之城而起。赵、造二字,音、义相近,从构形上讲,赵从“辵”旁,造从“辶”旁,原本就可以互相通用,都是奔跑的意思。而“赵”字本意是超越、腾越。且有例为证;《穆天子传》:“天子北征,赵行□舍。”一舍为三十里,超越了数舍,可见速度之快。造字出现在先,赵字出现在后,二者实为一字。或者,赵城原作造城,即造父之城,后来改作赵城。这样,赵城名义可理解为来源于造父,即所谓以字为氏。
然而,《史记》中明确写道:“自蜚廉生季胜以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可见,“赵”这一名称早已存在,造父一族居住在这里。造父封到赵城后,和当时普遍采取的以邑命氏一样,以“赵”为氏。那么,赵城的名称又是怎样来的呢?
造父的先祖皋陶,乃“玄鸟陨卵,女修吞之”而生。玄鸟即燕,逐渐演化为凤凰,成为东夷族崇拜的神鸟,并以其为图腾。关于玄鸟、凤凰及东夷族,《左传·昭公十七年》有一段记载:“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官名,何故也?’
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
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
杨伯竣在《春秋左传注》说:“鲁封于少昊之墟,郯子又为少昊之后。”因而,郯子得知少昊以鸟名官的史实。少昊是东夷族团的始祖。上古时期,氏族或部落首领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以制定和颁布历法。少昊氏在制定历法时,结合各种鸟的习性,并作为管理这方面的官员名称。
当代学者综合历史、考古、民俗、徽铭、古文字、古地理、古气象、碳14测年等多学科研究,第一代少昊约公元前7570年生于山东曲阜,其父是金星氏之子,发明了金星历。少昊继承其父金星氏历法,并作了系统补充,发展了八卦太阳历,作十月太阳历,所以称金天氏,或金穷氏。少昊名鸷,以风鹏玄鸟为名。当少昊鸷作为冲帝,即入赘,进入伏羲氏族,为第六代伏羲,即少昊伏羲登位时,“为鸟师而鸟名。”(《左传》)
“时有五凤,随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拾遗记》卷一)
“以登帝位,徙于曲阜”(《左传》)。少昊母皇娥,从母系下传,是以鸠鸟、鸷类、凤鸟为图腾的氏族。少昊以鸟名官,当在著名的涿鹿阪泉之战中,黄帝战败了蚩尤、少昊联军后,任命少昊清阳统管东夷诸部之时。这时少昊又名帝俊,曾迁都菏泽,与羲和、常羲共建少昊之国。帝俊有皇鸟、栾鸟、凤鸟三部。少昊后裔世代绵延,历神农、炎帝、黄帝,皆袭少昊之号。并于公元前4050年--前3790年,继黄帝而兴,建立了“少昊之世”,历时260年。
杨伯竣在《春秋左传注》“凤鸟氏”下注解曰:“杜注:‘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凤鸟,可看作鸟图腾的一个总标志。赵城,俗称为凤凰城。而晋南各地有许多城市被称为凤凰城,如浮山城等。其下各种鸟为分标志,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还有祝鸠氏等五鸠,郯子具体介绍了十种。此外还有“五雉为五工正”、“九扈为九农正”等,均以鸟名作为管理某一方面的官员名称。杨注在“玄鸟氏”下注解曰:“玄鸟即燕。分谓春风、秋风。燕以春风来,秋风去,故名。”燕是分管春风、秋风的“司分”官。舜曾赐给伯益姓嬴,也作鸁,乃燕的异体字。伯益之益,也即燕。因而,所谓赐姓,也不是随便赐给的,而是对其图腾的尊重和明确。杨注在“伯赵氏”下注解曰:“伯赵即伯劳,一名博劳,一名鵙(ju)。秋月以所捕动物贯于小枝,储作冬粮。鸣声甚壮。以夏至鸣,冬至止。”伯劳是分管夏至、冬至的“司至”官。这里的“伯赵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造父的先祖我们追踪到了皋陶。皋陶生活在公元前2350年尧舜禹时代的临汾市一带,《帝王世纪》载:“尧都平阳(山西临汾市)”,是少昊清阳裔族。少昊清阳统领东夷诸部为公元前4050年左右。皋陶乃“玄鸟陨卵,女修吞之”,上溯1700多年到少昊清阳时,其先祖应是少昊清阳族裔中的“司分官”,即玄鸟氏。既然玄鸟氏后裔有皋陶、伯益一支活动在汾河流域的临汾盆地一带,且被史书记载;那么,同为少昊清阳族裔中的“司至官”、伯赵氏后裔,是否也有一支活动在汾河流域、距平阳即临汾市北仅50公里的赵城一带?伯赵氏这个部族群体可能是最早称其为“赵”的先民。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繁衍,伯赵氏的先民们,在霍太山西麓的赵城一带建造了一座“伯赵城”。“伯”者,大也,霸也。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伯赵氏”和“伯赵城”,渐渐被略称为“赵氏”和“赵城”了。赵城者,伯赵氏之城也。只因伯赵氏后裔未能像玄鸟氏后裔那样留下著名的部落首领名字,才在历史典籍中湮没无闻。而伯赵氏一支只有长期定居在赵城一带,才可能将当地命名为“赵”,赵城也才称为凤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