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6:26:39 | 浏览:86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游人在恒山。 范小平摄
二岭村民俗景点。 资料图片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炎炎夏日,我们进入恒山,清风拂面,满目苍翠,溪谷淙淙,顿觉清凉。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部的北岳恒山,群峰奔突,气势磅礴;苍松翠柏,森林密布;庙观楼阁,怪石幽洞;湖光山色,景观独特,是国家地理重要标志。
登高远眺,恒山如行,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出自《左传》),这座东西绵延500余里的大山,历史上曾承担国之重任——“祀”(祭祀)和“戎”(打仗):既是阻隔外族侵扰的北疆军事重地,也是历代帝王祭祀江山的圣地。
巍巍恒山,从古至今,傲然挺立。而在其北麓山脚下,一座千年古城——浑源,一直默默守护着它。
产业转型
天色渐暗,我们从恒山下行,出后山门——和之门,走不到4里路,便进入浑源县城。
一入城中,车水马龙,灯火通明。明清街上人潮熙攘,民国商号前灯笼高挂,老宅大院里欢声笑语……在城外寂静群山的映衬下,古城愈发显得繁华热闹。
浑源虽然只是个县,却已拥有1000余年建城史。据史料记载,唐朝始用浑源县名,五代后唐天成年间,因躲避水患,古城迁至恒山脚下这块龟背状的高地。建城时,按龟状呈八边形,城内街道倾斜,如蛇行,故被称为“龟城蛇街”。之后,历代历朝为维护边境安全,发展生产,从内地迁来不少移民。他们与当地人一起安居乐业,守护着恒山的一草一木。
时光流淌,先人已去,唯留下的历史文化财富历久弥新。如今,小小县内,有悬空寺、栗毓美墓、永安寺、圆觉寺砖塔等7处国家级文保单位,有恒山建筑群、麻庄汉墓群、古磁窑窑址等8处省级文保单位,不可移动的文物有400多处。
然而,底蕴深厚的浑源城,却因发展煤炭产业一度出现困境。“近二三十年,浑源的经济以煤炭为主,产业发展一直走资源型路子。”浑源县县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恒山物华天宝,地上植被茂盛,地下煤炭富集,引得众多企业在恒山南坡开采煤矿。“当时有五大煤业,全部露天开采,从卫星图上都能看到裸露的山体。”当地人介绍。
生态环境出问题,山脚下的县城也遭殃。据介绍,当年每天来浑源拉煤的车至少数万辆,开采区附近的道路都是黑的,坑坑洼洼的,道路两旁的树、庄稼都是灰蒙蒙的。有的河流被污染,变成了黑色的。一些人家的孩子跑到其他城市上学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4年前,浑源人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错把采矿业这只饭碗捧在手里不放,而将生态、旅游这只饭碗弃之一边。他们决定转变观念,进行产业转型。
2018年7月,煤炭产业在浑源宣告结束,与此同时,举文化生态牌,建特色休闲城,走旅游康养路,发展文旅产业成为新目标。
改造修复
打文旅这张牌,先要对古城进行改造,对矿山生态进行修复,重塑文化自信。
改造古城,浑源没有大拆大建,而是用城市更新的理念,在北区以圆觉寺、永安寺、文庙等金元时代遗存为核心,突出金元文化特色;南区以北岳行宫为核心,打造传统文化祭祀区;其他区域以保护时代建筑为主,突出明清文化特色。
目前,全城已恢复21座复古建筑和构筑物,修复古建筑160多座,永安寺、圆觉寺、文庙以及浑州署与古城内的古民居被有序连接起来,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享受古韵文化。如今,行走古城中,只见街道整洁,佛寺庄严,古塔凌云,民居古朴。
城市换新颜,也唤回了人们久违的文化自信。当浑源百姓突然发现,一个新古城魔术般地出现在面前时,心里一亮:原来浑源这么好!自信回来了,发展旅游的劲头更足了。
城内改造如火如荼,城外矿山修复也紧锣密鼓。面对近10万亩的矿坑和渣山,2019年开始,一场誓把采区变绿洲的战役在恒山南坡打响。浑源县领导和干部带领大家顶风寒、披黄土,配合专业施工队治理矿山干劲足。按照“草本铺底,灌木成片,乔木点缀”的方案行动,不到3年时间,荒山披上了新绿。虽然修复过程艰辛,但大家开心快乐。
矿山生态治理顺民心、合天意。当地人说,工程开始时,数千辆卡车、勾机、铲车上场,却没发生过安全事故。植树时,每周一场雨,撒下的种子都活了。浑源老百姓高兴地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好着呢,干啥都顺利!”
现在,浑源所有矿山都从“黑”变“绿”,有的片区还成了旅游景点。二亩湾原来是雁北地区有名的煤矿区,治理后,连绵的松柏灌木林郁郁葱葱,花海绿廊美丽如画,优美的风景与木屋、水景、广场、步道、音乐灯光组成的生态景观,引来众多游客。
发展文旅
如果说修复古城和矿区,是将曾经的金山银山换回绿水青山,那么在治理后的名山、名城、湿地、森林、温泉、草甸上,发展古文化旅游、山水旅游、乡村旅游,则是向绿水青山要回金山银山。
浑源对恒山景区、悬空寺、汤头温泉、神溪湿地等核心景区全面提档升级,还开辟了长达80多公里、贯通恒山13个子景区的“探岳之旅”天路,使13个子景区按六大片区布局,连片成面。
越来越多的乡村受益于发展旅游。二岭村历史悠久,假期,游客来村里看庙前大戏、抱百年大树、登烽火台眺望,住窑洞、吃农家饭……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开始回乡创业了,村民姜军在旅游旺季开农家乐,2022年收入比以前增加1万多元。
如今,朝拜游、古城寻踪游、探险游、湿地游、温泉康养游、民俗体验游、骑行游、杏林采摘观光游等旅游项目在浑源大地遍地开花,旅游产业辐射带动4600余经济困难户增收。
发展旅游业,浑源还将产业和产品注入进去。浑源是正北芪的正宗产地,今年,当地建了一座“黄芪文化园”,游客在这里可以参与黄芪生产、加工技艺体验。同时,浑源将黄芪原品、黄芪饮片、黄芪茶、北芪菇等黄芪系列产品展销,并通过线上线下、直播等进行销售。许多村民因黄芪脱贫致富。“现在我们村平均每户能种上百亩黄芪,每户每年光靠这项收入就有10多万元!”裴村乡大桥村村民郭德胜高兴地说。
浑源旅游发展的目标是“全境恒山、全景浑源”。据了解,当地下一步准备以恒山为中心,把古城、神溪湿地做成一个大景区,在核心区建立一个服务全域旅游的服务中心,游客来浑源,可以享受系列服务。
“全境恒山、全景浑源”正一步步实现中,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2021年,全县年均接待游客人次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当地人说,“过去街上走的外地人大都是开矿的,现在是来旅游的。”
如今,浑源县旅游综合收入连年提高,浑源人在家门口吃上的“旅游饭”越来越香。
物象是物质之象貌,形名乃意识之源名。物象是象之物,也是物之象;形名是形之名,也是名之形。踏足恒山,直面北岳,自然思考关于山的哲学。山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杰作,名山更是人与自然界共生共荣的奇迹。从恒山之物象到恒山之形名,从具体实在到外在名称,恒
第七讲:崞县始置与崞县故城讲师:李向奎 浑源在汉代叫崞县,那年置的县,县治在那,咱们继续研究。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设置雁门郡以后,今浑源地属于雁门郡,广灵地属于代郡。雁门郡与代郡的分界,就是现在沙圪坨镇的乱岭关。不过当时浑源有没有置县,文献中
北岳恒山,现在都知道说的是山西省浑源县城南的玄武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8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恒山以悬空寺和步云路闻名于世,悬空寺距大同市区62千米,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恒山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
每当我们想出外放松心情体验世界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去世界各大名山大川旅游观光,这一点,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古代文人墨客,在游览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很多流传千年的诗句。这个系列盘点一下唐诗中的山。唐诗中的恒山,会是怎样的风采呢?1,《北岳庙》贾岛天
话说恒山派定静师太率领恒山派一众弟子在赶往福建的路上遭遇了嵩山派的伏击,一路上凶险万分,连定静师太最后都难免一死。然而,定静师太在临死之前却托令狐冲照料她门下一众弟子到福州无相庵(事实上,定静师太直到临死之前才知道眼前这位参将吴天德竟是华山
浑源古城风貌。 安兴旺摄浑源,一个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让人向往的好地方,境内的北岳恒山景区更是一张享誉全国的靓丽名片。名山大川、文化遗存、矿产资源……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禀赋。但曾经的粗放式发展,并未让这些宝藏物尽其用,浑源甚至一度戴着贫困的
第一步:勾勒此图为四季山水之四,表现北岳恒山雪景。先用木炭条轻轻勾出山形结构,留出天空和山路,安排好树木房屋位置。勾墨线时,先淡后浓。将木炭条勾出的大势用淡墨加以肯定。勾淡墨线以后,将木炭痕掸掉,然后按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的要求勾勒。左侧及上
◆沿徐霞客足迹看恒山天下巨观---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经唐、金、明、清历代重修。悬空寺整个建筑面
根据市委的安排,4月4日,恒山景区管理中心干部大会召开,宣布市委的人事任免决定。因疫情的原因,此次市委的任免决定由我县自行安排。县委书记高莹出席大会并讲话。县领导、原恒山景区管委会主任付元进主持会议。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高大伟宣读了市委人事任免
中原区郑政出[2022]21号地被郑州德恒山海置业37021万元摘得,楼面地价3875元乐居新媒体 2022-09-21 09:00 3.3w阅读乐居新媒体郑州讯9月21日,本年度备受瞩目的郑州第二轮集中土拍揭幕。原本合计约1215.8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