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又名清凉山、紫府山、灵鹫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青庙、黄庙共处,有宗教场所86处、寺院47处,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寺、碧山寺等。五台山景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又名清凉山、紫府山、灵鹫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青庙、黄庙共处,有宗教场所86处、寺院47处,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寺、碧山寺等。
五台山景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台山显通寺铜殿,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距今近两千年
五台山显通寺无量殿
一
新译《华严经》说文殊菩萨住处为清凉山。《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说,南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佛教经典中所说的文殊菩萨住处清凉山、五顶山,同五台山的地形、气候、环境极为相似,所以中外佛教徒便把五台山当作虚幻世界中的文殊菩萨住地。再加上唐王朝国力强盛,敕封文殊菩萨五台山佛教道场,使得五台山成为佛教徒竞相朝圣的圣地。
文殊菩萨出生于古印度舍卫国,出生即会说话,相貌和释伽牟尼佛很像,始终追随释迦牟尼佛,为佛首席弟子。文殊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因德才超群,居菩萨首座。文殊为梵文音译,意为妙德、妙吉祥。文殊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其形象为仗剑骑狮之像,左手持莲花代表圣洁智慧,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烦恼,以无畏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
五台山白塔
白塔佛足碑,按玄奘西行带回佛足图拓刻
二
永平十一年(68年),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五台山,来到清凉山(即五台山),相传两位高僧发现文殊菩萨演教居住地和阿育王佛舍利塔,并且发现清凉山极像天竺国的释迦修行地灵鹫山,奏请明帝在此建寺,即灵鹫寺。自此,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中心,大孚灵鹫寺为中国最早的寺院,释源宗祖之一。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在五台寺庙里供奉不同法号的文殊菩萨,即东台聪明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五台山之名始在史籍中大量出现。
五台山中台演教寺,供奉孺童文殊菩萨
敦煌壁画-五台山图
三
唐代五台山佛教再次出现高潮,全国寺院皆供奉文殊菩萨,五台山因为文殊菩萨道场而被视为佛教圣地,全山寺院近三百所,僧侣三千人。五台山佛教空前隆盛,名僧辈出,华严四祖清凉国师澄观大师即为突出代表,五台山显通寺被视为华严宗祖庭。唐武宗会昌法难(854年)下诏废佛,五台山亦未幸免于难,僧侣尽散寺庙被毁。唐宣宗即位,佛教再兴,五台山旋即恢复以前盛况,加上唐朝国力昌盛,朝礼五台山求取佛法的外国僧侣众多。
明永乐年间,五台山始有菩萨顶由青庙改为黄庙,喇嘛教格鲁派宗喀巴弟子蒋全曲而计到此传教,蒙藏喇嘛入驻,此为黄布之首。清康熙时,敕令将罗睺寺、寿宁寺、三泉寺、玉花池、七佛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台麓寺、涌泉寺等十寺改为黄庙,赐大喇嘛提督印、斩杀剑,并命山西全省向大喇嘛进贡。五台山现有黄庙12处。
五台山菩萨顶,明永乐年间由青庙改为黄庙
四
五台山每年六月举行跳布扎佛事活动,在菩萨顶礼佛,跳金刚舞,念护法经,数百名喇嘛抬起弥勒菩萨像,穿街绕巷,吹奏庙堂音乐,驱除邪恶,迎来吉祥。
1982年五台山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五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
2007年五台山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五台山喇嘛教跳布扎佛事活动
五台山喇嘛教跳布扎佛事活动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