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山西宁武:从军堡到府城的悠长转换

2022-10-07 17:52:24 720

摘要:原创 冯潞 山西密码2020-04-08 13:22作者:冯潞 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人文学者,山西战略咨询专家。著有《山西密码》《晋东南密码》《高台上的中国》(一、二)《皇城报告: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北方村落调查》等10部。策划出镜有央视、山...


原创 冯潞 山西密码

2020-04-08 13:22

作者:冯潞 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人文学者,山西战略咨询专家。著有《山西密码》《晋东南密码》《高台上的中国》(一、二)《皇城报告: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北方村落调查》等10部。策划出镜有央视、山西卫视等纪录片20部,包括《央视方志》《精彩山西》等。以史地、社会学视角,曾考察山西内外148县域,总结山西历史及时局之得失。


宁武:从军堡到府城的悠长转换


作者于2018年12月考察长城


但是所有这2000年的历史轨迹,

几乎是一种错愕中的彷徨、迷失、折腾,

抑或“艰辛探索”?

宁武人活在忐忑不安与惊心动魄之中。

宁武在雍正三年(1725年),

改卫所为州县,由武到文,

由杀戮到和平,

这是一种好的结果,也是民心所向。

宁武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过理想的生活,

是为莫大之进步。


提及“晋西北”,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区域概念,属于山西的5个文化单元之一。除此外,另有晋南、晋东南、晋中、晋北等区域。而晋西北主要以忻州市的“西八县”为主。若论其政治经济中心,考其山岭纵横盘结的地理,似乎并未形成。相比较,宁武是一个值得重视之地。其特殊性在于其曾经是清代山西的“九府”之一,以“宁武府”名世。而从私人感情而言,笔者曾经20余次到过宁武,也曾受到当地许多友人的接待,其中包括一些同窗故旧,因而愿辟专节研究宁武。其中的首要课题是探索宁武在山西乃至北方历史进程中的标识性地位。


宁武关


宁武县概况及设府缘起

宁武县隶属于忻州市,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49"—112°37",北纬38°30"—39°09"之间,总面积面积1987Km2,山地占95.36%,平川占1.67%,其余为丘陵,平均海拔近2000米,总人口不足17万,经济平平,从多项指标观察,属于普通的中小县域,唯有河山旅游比较出彩。在笔者心中,其印象深刻,其中就是这里曾经设过关、辟过府。——提起来,这非同寻常。清代山西的行政区划是“九府十六州”,而这“九府”除了宁武外,均与今天的省辖市对应。而区区宁武县,能够设府颇有些例外;与之相比,即使贵为“忻府区”的忻州,在清代也不过是一州治。


依笔者看来,宁武全境及邻县以山地为主,峡谷比较狭窄,没有较大盆地和平川,不太适合设置府治,譬如晋东之平定、晋西之离石即是,它们分别在清代以平定州、永定州行世;相比较,忻府区与定襄、原平处在忻定盆地之中,又处于雁北与太原的必经之地,设府比较合理。而令人意外的是,忻州未能设府,而山地崎岖、偏僻的宁武关却被清政府所选中,升格为宁武府。宁武可谓是凤凰涅槃,惊人之变。


长期以来,笔者通过查考文献,踏勘地理和古迹,形成一个观点:宁武虽为偏僻小县,存在感并不突出,但在历史上却因“边陲”“关塞”的角色而具有特殊意义,将其放大,可以了解国史中的疆域变化和多民族旧事。在此,出于多种目的,加上笔者与宁武之缘分,有必要探讨一下宁武县的行政区划之演变,尤其是清代以前的关塞史,以廓清事实,重新认识历史紧要处的宁武。


宁武:曾经的娄烦故地

宁武设府与成为雄关有直接关系。从华夏民族早期地理历史观察,宁武偏居内长城以南,已经处在汉胡杂处之域,并非中原文明的腹心。因而其区划发展滞后,主体意识不明晰。有关其历史明晰点,起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之前属于楼烦故地,华夏政权无法企及,忙于争霸内斗。如乾隆版《宁武府志》载:“宁武之地,在上古时无所考,至殷末而北娄烦居之,当周成王世,略通中国,后绝不闻。”也就是说,宁武之此地在上古说不清楚,只知道到了商末娄烦人在此居住。到了周成王时期,娄烦与中原政权略有交流,此后不再听说。


宁武如此,晋西北何尝不是如此?!


迄自春秋战国时期,包括晋西北、雁北以至阴山以南,娄烦人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娄烦与东胡、林胡合称“三胡”。最盛时南达今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离石一带。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后,对其发动战争进行驱逐,娄烦不敌北移至阴山以北。赵国遂在其故地建立雁门郡,郡下设置楼烦县,宁武是其一部分,但并无“宁武”概念。至今,宁武土地上能够寻见当时印迹的,大概只有楼子山的赵长城,为赵肃侯所筑。


由此可见,娄烦是一个复杂概念,既是民族,曾经活动于晋蒙一带,又是娄烦国名,还是一郡治属县,现今为太原市辖县。其地域范围也曾飘忽不定。


作为宁武县,仅是娄烦故地中的一小块区域而已,从赵国置楼烦县,秦、汉、魏、西晋承袭,直至永嘉年废,宁武这个角色大体如此,比较模糊。后县改郡,直到隋唐末。楼烦县曾多次在宁武兴灭,始有存在感,留下强烈印迹的是位于分水岭的娄烦关以及“娄烦重地”一说。但从唐初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止,宁武并非是一个完整区划,而是以分水岭为界,界南属于娄烦郡静乐县,界北属于马邑郡招远县或朔州善元县辖制[1]。两地分属契丹与北宋。


宁武行政图

宁武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不确定,说明游牧与农耕两种文化的较量,导致的疆域此消彼长和该地归属的混乱,这也是边地特征之一。王杰瑜认为,娄烦沿革建制混乱与治所不确定有关[2],其娄烦县治所疑有三地,且跨度较大,一在今朔州市朔城区夏官城村[3],二在今原平市崞阳镇东楼烦城,三说在余庄乡苗庄村[4]。


宋辽金元的几百年里,宁武沿革建制十分混乱,与游牧民族屡屡占领有关系。五代北汉乾佑五年(952年),宁武县置宁化军,治所在宁化城,即化北屯乡宁化村。其建制轨迹是忽而县忽而军忽而镇忽而州,反复无常,但“宁化”之名基本不变,最先成为宁武的硬核地。由此反映出宁武作为国家疆域的前哨或者民族矛盾紧张区域,区划沿革设置的不稳定,也说明地方社会治理不够发达,社会发展比较缓慢。


宁武雄关:卫所制与蒙汉剧烈冲突的产物

直到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宁化千户所,宁武的区划经过1600年的摸索,才逐渐明朗起来,这就是卫所制的设立,故址在宁武县南之宁化乡。成化三年(1467年),宁武关因之而生,其戍守北疆的军事地位被确立。


卫所制,是蒙汉关系紧张的产物。由明太祖所建,与行政体制并存,由府兵制演化而来,至明代达到高峰。吴晗也视之为一种军制和明朝立国之基。[5]一般讲,5600人一卫,1120为一千户所,“军士别立户籍,屯田自给”,为世袭;[6]与“兵”不一样,兵均是临时招募。但宁武关为何设于明中期而非明初,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这是因为明初,明廷“先后设立东胜卫、开平卫、大宁都司等卫所体系,控驭草原腹地,形成了对蒙战争的战略优势”[7]。由这些作为护卫,以大同为标志的外长城就有了立体保障;而距离外长城南部150Km外的宁武一线,因有大同作屏障,内有镇西卫(治所位于五寨县)、振武卫(治所位于代县)拱卫左右,晋西北属于“腹里”,蒙古铁骑尚不能染指,其战略地位自然不被凸显。

忻州长城


等到明中期,情况大变!


原来永乐年间,随着明军势弱,东胜卫后撤至陕西延绥镇,明朝前沿阵地由草地向长城沿线收缩,蒙古铁骑则步步紧逼,最终酿成了正统己巳年(1449年)的怀来“土木堡之变”,50万明军被2万蒙古骑兵击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这件事对于明朝影响巨大,导致明军全面退守,大宁都司也南迁至河北保定,外长城也暴露出来。蒙古铁骑的屡屡南侵,造成外长城屡屡告急,屡屡失守。蒙骑南侵线路有二:一是“拆墙破关,直入大同,横扫雁北”,墙指外长城;二是“或拥众渡河,西犯偏关,甚至多次大掠晋中州县”,[8]。“河”即黄河,在宁武西边偏关一带。等冬天黄河结冰后,“套虏(河套一带的蒙古人)便渡河侵扰”[9],威胁到偏头关。雁门关与偏头关300Km之间渐成蒙汉争夺的前线,战略地位逐渐凸显。也由此说明外长城的防御价值已经大大减低,内长城以内曾被视为腹里,如今已成蒙汉交锋的前哨;鉴于敌势来势凶猛,迫切需要加强内长城之守御。


引自张友庭:《晋落屏渝—山西宁武关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明廷为何要选择在宁武设关?


首先是宁武在地理上有缺口可趁,必须做重点防御。举目整个忻州市,恒山——勾注山——管涔山东西一线将雁北封死,山体天然密封很好,中部仅有雁门关一个缺口;而雁门关以西还有一个缺口,在宁武县境内。其恢河流经的阳方口就是蒙古人由大同盆地南下的缺口,可容10骑并行;而后顺恢河河谷南下至分水岭,很快进入汾河峡谷,继续南下,可抵太原盆地,是天然的运兵走廊。史载蒙古骑兵曾经多次南下,他们的做法是绕开雁门关主道,而选择从西部之阳方口侵入宁武后,沿着汾河谷地南下,经宁化——静乐——汾河峡谷,从天门关抵达太原。如嘉靖年间,俺达曾13次攻入山西,五次发生在宁武为主的三关地区,由此可见,宁武关的防御价值急剧提升。这也是总兵设在宁武关之原因。


宁武南部几乎无险可守,唯有宁化所为唯一防御据点,但从兵力布置上很显单薄。偏头关无此孔道可以南下。有学者也有同感,谓“(宁武)虽山势磅礴绵亘,而原隰平衍,有道可通,非若彼二关(指雁门、偏关)之峻险回阻也”。[10]另外,雁门关与偏头关东西战线过长,加上道路不畅,无法适应迅疾变化的防御形势,迫切需要在两者之间新增关隘御敌。宁武关处在雁门关与偏头关的中间,可策应五州(朔、应、忻、岚、保德诸州)之地,又是恢河、汾河南北一线与长城的交汇点,于此设关可以左右呼应,起三点一线的整体防御作用。如此考虑,实为必得之点。


朝野曾有多人有此识见,怎奈名轻言微,难有影响。但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随着山西巡抚都御史李侃上奏请设宁武关,奏请才于第二年被批准。成化三年(1467)三月,宁武关城正式肇建,次年四月关城建成,史称为“子城”。徐缓作为亲历者,在《新置宁武关一记》一文中对宁武关子城的修筑和形态有记载:“伐石于山,采木于林,陶璧作冶,而工徒则取兵民之当调戍者,明年告成。”

宁武芦芽山


与雁门、偏头二关稍稍不同,子城没有建在长城上,而是建在其南部13Km处,即今日之宁武县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雁门、偏头二关分别有勾注山、黄河之险;而长城与恢河交叉之处,地势开阔平缓,无险可守,并非建关之最佳位置。如果向南后退13Km,则情况大变,成为险峻之峡谷地形。据史料载,子城依山临河而建,周长四里许,城墙高三丈有奇,辟东西南三个门,城池南北窄、东西长,呈现不规则延伸。“战守之具毕备”。[11]一年调配太原、平阳等府班军、民壮4000人,其中骑兵有1000余人。分春秋两班轮戍,每次2000兵丁。首任守备为都指挥同知田春,其最初规制属于军堡级,低于雁门、偏头二关。其戍守区域包括“北到阳方口,南到宁化,西到神池,东至阳武峪地区”[12]。宁武关与雁门、偏头合称三关,又称“外三关”,共同构成了内长城防御体系。


设卫所增关,这是宁武发展的第二个槛。将之纳入到一个重镇的地位上。此后,宁武关的军事地位逐步升级。弘治十一年(1498),宁武乃由普通军堡升格为千户所城,地位与雁偏二关等同,守军由“轮戍班军”变成额定官军,就地招募补充。此举措“打破了朱元璋所订立的‘南人守北’‘北人守南’的基本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卫所兵员的来源地。[13]” 同年,关城扩展为周7里120步,垛口有1702,城门有9个,新城面积几乎扩大近一倍[14]。正德九年(1514),根据右都御史丛兰的要求,守将“随山筑城,因涧为地”[15],在关城周围增建军堡12座,形成了一个以关城为中心的立体防御体系。从宁武子城到宁武所城,军堡格局变化明显。


随后,宁武其关所级别愈来愈高,由成化三年肇城的守备、万亿仓使,到守御千户所,到嘉靖十九年宁武总兵,到嘉靖三十九年宁武兵备道(辖中军守备一员、管粮同知一员、通判一员)。此时,宁武关与宣府、大同等重镇同为明九边重镇之一。其中,威震一方的山西总兵驻扎于宁武城,位居二品;“作为山西镇城,宁武城达到了其卫所时代的顶峰”[16]。根据《九边图说》记载,山西总兵统驭三关的卫、所、堡、屯等,统领人马包括:一名副总兵、八名参将、十名守备等,47181名军士和14034匹战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而据康熙《山西宁武守御所志·公署》记载,宁武城的戍守权力中心,分别是总兵府、兵备道、中粮厅三大衙门。三位主官虽以军事为职责,实际上是“军政合一”“实土卫所”,兼理地方行政事务。此为宁武军事上最隆盛时期。


笔者多次对宁武山河古迹踏勘

笔者自从1998年秋第一次抵达宁武,之后来过20余次。首先是奔着此地卓越的河山而来,而对关堡的踏勘则是2014年11月21-24日。笔者得到一些当地政要、朋友的帮助,其中贾建宁、王念祖、孙渊等友人尤其给力。笔者多次考察位于县委附近的鼓楼及城内老街,考察阳方口古镇及颓败的长城,尤其在新修的关楼上,切身感受到关城“据险扼吭”的险要态势。根据观察,关城处在恢河高地之上,由南向北从阳方口流入朔州境内,而后东流,名称改为桑干河,经大同、河北张家口、北京,桑干河出山西境后改为洋河,后称永定河,对此北京人如雷灌耳。在天津注入海河后东流入渤海。


在新修关城城楼之上,笔者注意到,恢河从旁边汩汩流过,东西两侧的高山崛起而分外陡峻——西侧是管涔山脉,海拔2600余米;东侧是云中山脉,海拔2400余米;处于陉口之中的城基海拔1407米。这种高差悬殊、起落巨大的峡谷地形,把关城夹在其中,天然形成一个“两山夹峙、一关把持”的无比雄壮的巨型陉口,将大同盆地与宁武河谷连接起来。笔者伫立于城楼许久,为眼前的地理形胜而惊叹,心中不禁泛起一种诗情而因才拙无法表达,后在文献里发现一诗与我的心情对应,这就是苏佑的《宁武关》诗[17]:

万里会兵符, 河外三城戎,

将军捋虎须。山前八阵图。

关高临倒马,照天传炮火,

古隘指飞狐。刻日破东胡。


这位苏佑,诗写的着实有味道,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山河关塞之沉雄气势。此人时任山西布政使司参政之职,估计是在巡视宁武关时有感而写。笔者品读过康乾雍三朝帝王咏叹龙泉关的诗,感觉华丽繁冗有余,而“边塞气”不足,不及苏佑诗作。真的是高手在基层。其中“关高临倒马”之“关高”,指宁武关等三关,在太行山以西的高地之上,为“外三关”;挨着的倒马、紫荆、龙泉三关,位于太行山以东的河北省保定市境内,紧邻京畿,为“内三关”。“古隘指飞狐”,指河北省蔚县——涞源之间境内的飞狐陉古道,为太行八陉之一。由此可见,长城一线横贯东西,使晋冀两省关防互相呼应,一旦有变,全线戒备,而宁武关居于高台之上,“据险扼吭”,起着“前哨”“镇制”作用。


宁武府:改卫所为州县的产物

1644年清朝入关抵定江山后,清廷与蒙古建立了良好关系,形成了“民族共同体”,长城内外皆入清国版图之内。明朝费尽心机经营近两百年的长城防线逐渐被搁置,代之于两边蒙汉满各民族的和睦团结。在此背景下,长城沿线的卫所由军堡职能逐渐转向地方行政职能,是为“两千年未有之变局”。


引自张友庭:《晋落屏渝—山西宁武关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雍正三年(1725年)五月,清政府在蒙汉边地推行“改卫所为州县”的行政区划改革,在这些军事城池的基础上,新建了州县行政系统。具体到山西,巡抚诺岷也对雁宁偏三关地区进行了改革。其奏请方案主要是:“将宁武关设为宁武县,属代州;将偏头关设为偏头县,属保德州,庶各专其司。通省卫所、守备、千总,一并裁汰。”继任巡抚伊都立的魄力更大,其谋划更加深远,奏请曰:


前抚臣诺岷止议改为二县,恐地广人多,兵民杂处,邑宰难以控。应将宁武所改为宁武府,并建宁武县为附郭;宁化所地实偏小,应设巡检司,隶于宁武县;神池堡改为神池县,将利民、八角二堡隶焉;偏关所设为偏关县,将老营所隶焉;将五寨堡改为五寨县,将三岔堡隶焉。其余附近营堡,各就便分治,县总归宁武府管辖。[18]


伊都立的方案是:将宁武所升格为宁武府,建宁武县为附郭县,宁化所设巡检司,归属宁武县;神池堡改为神池县,偏关所改为偏关县,五寨堡改为五寨县,其余附近营堡,各就便分治,四县统归宁武府管辖。其中的益处有二:一是偏头、宁武辖地广阔,仅设两县难以控驭,最好二分为四,四县归宁武府隶属,这样照顾属民处境,可收“官民两便”之效。


引自张友庭:《晋落屏渝—山西宁武关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此后,伊都立的奏请被朝廷通过后实施。宁武府设知府、同知各一员,宁、偏、神、五四县各设知县一员。宁武所成为府县两级城池。此举益处多多,一是彻底打破了长城沿线持续近250年的边疆卫所体系,确立了宁武在晋西北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二是宁化所归并宁武县,将分水岭南北地域统一到县域区划中来,确立了宁武县近现代的县域格局。


首任知府为郎翰。山西巡抚为宁武府配置了一些官员和僚属。上任官员根据府城形制,在宁武城兴建各种衙门和祠庙。其中以兴建府衙和府学最为重要,有关权力中心和道德象征中心。宁武的官方仪式中心发生位移,由崇武变崇文。府衙在原兵备道衙门基础上兴建,对此乾隆《宁武府志·官署》对府衙形制有详细记载。在府衙即将竣工之时,知府郎翰亲撰了《新建宁武府治碑记》,其中曰:


宁武,古楼烦地,南接晋阳、上党,北控云中、朔宁,群山环峙,势若星拱。明制宁武关,设监司总戎,弹压其间,后为流寇蹂躏,致遭涂炭。逮我朝定鼎以来,四海晏安,民气渐复……已为盛世之乐国,非复畴昔之荒壤矣。[19]


经过转换政权职能,由充满萧杀之气的军堡转换为祥瑞安宁、生机勃勃的城市,功莫大焉。尤其是第四任知府魏元枢到任后,营建万寿亭,为府学立碑,新建鹤呜书院,彰显忠义,编纂方志,教民农桑,全面规划改造宁武城形态,竭尽全力使宁武这块夷夏杂糅的塞上疆土,重新纳入清帝国的文明体系之中。经过九年的精心治理,宁武城府在多个方面焕然一新,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和平、文明之景象。对此,张友庭博士总结得到位,“作为士人的魏元枢基于宁武城的边疆实践贯彻了心目中的理想图景,使这一边疆城市完成了从边缘到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并最终成为了帝国在这一地区的文明中心。”[20]。在此笔者以为,清代魏元枢应为宁武“城市之父”,宁武人应纪念之。


笔者小结:

宁武关在战国之前,为娄烦故地。之后才为赵武灵王夺取,成为雁门郡隶属的娄烦县域。秦汉因袭赵国之制,以有娄烦、宁化。但建制沿革一直不稳定,这与宁武是汉胡互冲之地有关。随着中原政权与游牧部落的南北拉锯,宁武的地理位置逐渐由模糊到明晰再到重要。明代中期愈演愈烈的蒙汉冲突以及大同长城的失守,为宁武等三关战略地位的凸显,宁武由边陲军事驻所升为雄关,再升为九边重镇,节制五州,成为晋西北的军事、政治中心,宁武的这一“从不确定边地到军事重镇”的发展历程,对于考察国家疆域变化和边塞军事史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但是所有这2000年的历史轨迹,几乎是一种错愕中的彷徨、迷失、折腾,抑或“艰辛探索”?宁武人活在忐忑不安与惊心动魄之中。宁武在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所为州县,由武到文,由杀戮到和平,这是一种好的结果,也是民心所向。宁武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过理想的生活,是为莫大之进步。


参考文献:

[1][2]参见王杰瑜:《宁武县古代建置沿革考释》,《山西档案》2013年。

[3]参见{清}《大清一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乾隆四十九年本,1987年版。

[4]参见郭良堂等:《宁武苗庄古城及长城考》,山西省考古学会编:《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 (第三集)》第102-105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参见吴晗:《明初卫所制度之崩溃》,中央日报·史学,1936年第三期,见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54—664页。

[6][7][13][16][20]参见张友庭:《晋落屏渝—山西宁武关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8][9]吴丹:《“塞上宁武关,天下早知名”——山西宁武关史话》,《山西档案》,2013年。

[10](乾隆)《宁武府志·宁武旧志集成》,第316页, 巴蜀书社,2010年版。

[11]参见{明}徐缓:《新置宁武关记》,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16-317页。

[12]贺琦:《浅析明代宁武关的军事职能》,《新西部》2015年09期。

[14](光绪)《山西通志》第2547页,中华书局,1990.

[15]{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宁武旧志集成》第6-7页,巴蜀书社 ,2010

[17]参见{明}苏佑:《宁武关》,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lO页。

[18]参见《宁武设府缘起》,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20-121页。

[19]参见{清}郎翰:《新建宁武府治碑记》,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27—328页。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