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从“赵氏孤儿”说——赵氏家族的兴衰史

2023-01-12 22:23:33 1710

摘要:剥去层层被传奇和被利用的解读,回归残缺但朴素的事实,大家好,我是明戈,一个爱好历史的草根学习者。文接上篇中提到三家分晋,其中就有晋国六卿之一的赵氏,说到赵氏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到被后世演绎出新的《赵氏孤儿》好戏,始作俑者就是司马迁。(以下仅代...

剥去层层被传奇和被利用的解读,回归残缺但朴素的事实,大家好,我是明戈,一个爱好历史的草根学习者。

文接上篇中提到三家分晋,其中就有晋国六卿之一的赵氏,说到赵氏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到被后世演绎出新的《赵氏孤儿》好戏,始作俑者就是司马迁。(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赵氏孤儿》剧照

《赵氏孤儿》真有其事吗?

先来看看《史记》中是怎么记录的,《史记·赵世家》记载,屠岸贾是晋灵公的宠信之人,晋灵公被赵盾弑杀,屠岸贾隐忍下来,在晋景公在位的时候,终于做到了司寇的职位,于是借助国君的力量发难,要诛灭赵氏家族。韩厥通知主政赵家的赵朔赶紧逃亡,但赵朔不愿意,赵家被灭族,只有一个赵朔的夫人,是晋成公的姐姐,也就是晋景公的姑姑,有孕在身,带着遗腹子躲在了宫中。屠岸贾要斩草除根,追杀这个孤儿,赵朔的两个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就去找了一个婴儿,由程婴假装告发,将公孙杵臼和孩子一起处死,而真的赵氏孤儿则就此躲过了屠刀。等到孤儿长大,杀死屠岸贾,为家族复仇,重新恢复了家族的爵位。

这个典故最早在元朝被发掘出来,编成了《赵氏孤儿》一剧,以后各个剧本多有引用,连伏尔泰亦有改编,到今天也仍然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素材。就在于赵氏孤儿复仇成功,恢复家族的名誉和地位的时候,程婴却要自杀。孤儿赵武苦苦请求,程婴说:“公孙杵臼认为我能把(托孤)这件事办成的,所以先我就死,我不去见他,他还以为我没把事情办成呢。”于是自杀身死。这种生死观,可能现代人不能理解,所以后世的剧本中,将两人用程婴的儿子代替孤儿,两家被搞到家破人亡之后,程婴的自杀就显得略为通顺自然了,但却削弱了先秦生死观的力量。

明戈认为赵氏孤儿不是真实存在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这个屠岸贾不见于先秦的其他典籍,做到司寇(职责大概是追捕盗贼和据法诛戮大臣),把春秋第一权臣赵盾家灭族这么大的事,左丘明竟然在《左传》、孔子《论语》中未留只字片语,实在是太奇怪了。《左传》早于《史记》,而且,《左传》是给《春秋经》写的传记,如果《左传》造假,难不成孔夫子的《春秋》也造假?司马迁就像个写传奇小说的自媒体大V那样对于先贤的史学资料视而不见,而要杜撰或者道听途说出个屠岸贾出来呢?

其次,以庄姬这么尊贵的身份,一个司寇(司寇只能管臣却管不了皇亲国戚)就敢冲进国君的宫里去索人,这个也未免过于嚣张了吧。

最后,史书记载,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栾书统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此时赵朔或已死,故以当时为下军佐的栾书升任下军主帅。晋景公十三年(前587年)记有赵婴齐与赵庄姬私通一事,并且次年赵同、赵括为此事制裁赵婴齐时,未见赵朔出面,何况《左传》又称朔妻为“赵庄姬”,“庄”即为赵朔谥,均证赵朔此前已死。总之,赵朔死于赵同、赵括被杀之前,属于正常死亡。“赵氏孤儿”事件纯属子虚乌有,不知太史公何意要采取这样的传说。

那么真实的《赵氏孤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按照《左传》的记载,邲之战中,赵朔是下军主帅,(春秋时期,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赵同是下军大夫,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但是在邲之战中,他们的表现却颇不寻常。下军副帅栾书对于郑国使者来挑唆晋楚一战是非常警惕的,因此说了洋洋洒洒一大段来分析这个事情,作为下军的主帅赵朔是赞成的,说“按照他的话来实行,一定能使晋国长久。”

但是,同族的两个叔父赵同、赵括不赞成,却支持中军副帅先縠,坚持要战,同为下军大夫的荀首就说了:“原同、屏括,(赵同食原,赵括食屏,赵婴齐食楼,故又称原同、屏括、楼婴)。都是咎由自取的人。”而赵婴齐呢?他没有发表意见,但是呢,先在黄河边准备了船只,等到晋军战败撤退,他的部属是最早撤过黄河的,没有受到损害,可见,赵婴齐要比他的两个哥哥有能力的多。

赵盾之子赵朔娶晋国宗女庄姬,赵朔死后,庄姬和赵婴齐通奸,在当时这是背德丧礼之事,触犯天条。于是赵同和赵括借此契机把赵婴齐放逐到齐国。赵婴齐说:“我在的话,栾氏不敢做乱,我流亡了,我的两位兄长就要有忧患了。”赵同、赵括不听。果然赵婴齐被放逐后,赵庄姬向自己的弟弟晋景公(根据前秦史料记载两人确是有血缘的姐弟关系)举报赵同、赵括谋反。栾氏和郤氏都为她作证。于是晋景公会同栾氏、郤氏展开了对赵氏的清洗,把赵同和赵括给族灭了,这就是所说的“下宫之难”,也被称为“孟姬之乱”也是戏文里的“赵氏孤儿”的原版。这个事情,于同、括而言,有大义的成分在里面,但更多的却是家族利益的争斗在里面。

韩厥(晋国韩氏第五任的领袖。史称韩献子。早年丧父,由赵盾抚养长大,被赵盾推荐为晋军司马。前583年,帮助赵武使赵氏复兴。前573年,韩厥继欒书为正卿。)对晋景公说:赵衰的功勋、赵盾的忠诚,却给绝了后的话,怎么来鼓励臣子尽忠呢。晋景公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便将跟随庄姬躲在宫里的赵武做了赵家一族的继承人。

那我们再来说说赵氏家族的发家史。先看下图表,更有助于理清人物脉络。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

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亲信名叫蜚廉(先秦百家中多人著作中都提到这两个人,所以这两个人存在的可能性很高),作战勇猛。后来他被周朝俘虏,不久以后就被杀了。

蜚廉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恶来(很快被杀了),另一个是季胜,他们的后人都侍奉周朝,但地位不高。

到了周穆王的时候,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造父善于相马和驾车(史书有记是他找到了骅骝、骐骥、绿耳等八骏),是穆王的马夫,他养的马好多都是千里马,很受穆王青睐。屈原的楚辞中便有“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的用典。一次,国内徐偃王叛乱,幸亏造父卓越的车技,配上千里马,带着穆王从千里之外迅速赶回国内,平定了叛乱。

穆王因为他这次的功劳,把他封在了赵城。从此他们整个家族都沾光了,包括恶来和季胜的后裔,都以赵为氏,是为嬴姓,赵氏。所以赵氏和秦氏都是赢姓。

而恶来的后人不久以后也出了一个人才,叫非子。他因为养马养得好,天下闻名,也受到周天子的封赏,被封在秦地,建立了秦国(所以在后来很多电视剧中都称秦为养马的匹夫)。

这个家族的人似乎做事都特别认真,即使身处低位,也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所以最后都得到了巨大的回报,成为后世两个大国的先祖。

到周幽王,赵氏的后人在西周末年看到朝政混乱,造父的七世孙叔带离开周国到晋国,开创晋国赵氏一脉,成为晋国的卿族之一,晋国六卿之一的赵氏,由赵夙始,公元前661年,晋献公扩充军队,晋国有了上下两军。晋献公掌管上军,太子申生掌管下军,伐灭霍,魏,耿。赵夙是给晋献公驾车的人,车右是毕万。战后按功论赏,耿地赏赐给了赵夙。这在《左传》中是有记载的。赵夙之后,《春秋》没有提及,所以太史公司马迁就将赵衰定为赵夙的后人(孙)。

随后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被杀,赵衰跟随重耳出逃(赵衰是追随晋文公流亡的五大功臣之一),他的年纪比晋文公稍微小一些,两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很熟悉,他们的私人友谊非常好,联手娶了叔隗、季隗这一对姐妹。然后文公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赵衰——所以他们两人既是连襟,又是翁婿。晋家的公主贤德,又明事理,将叔隗生的儿子赵盾立为了嫡子。

晋灵公继承国君之位时,中军将已经是赵盾了,这时的赵盾已经是权势滔天,晋国从此进入赵氏专权的时代

公元前607年,晋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君晋灵公被杀史称“赵盾弑君”。身为国君,晋灵公不但不理朝政,而是在一帮宦臣的掩护下,经常站在高台上用弹弓射人,以观看人们躲避他弹射的弹丸来取乐,卿大夫赵盾经常劝谏晋灵公,灵公对于赵盾虽有几分畏惧,但更多的是怨恨。于是,晋灵公便派刺客鉏麑刺杀赵盾,鉏麑却看到赵盾一大早就穿着朝服等着上朝议事,因为时间尚早,赵盾就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到:“赵盾时刻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我既不想做不忠之人,也不想做不守信用之人,现在只能选择死了。”结果自己撞死在槐树上。这件事可以看出史家对晋灵公和赵盾的评价,但也反应了赵盾和晋灵公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终于,赵氏的旁系中的赵穿出头,杀了晋灵公,不过,因为董狐的直笔,“弑君”的罪名还是安在了赵盾的头上。

赵盾死后,公元前597年邲之战的时候,赵氏家族的实力已经有所下降,赵盾的儿子赵朔只是下军将,赵盾的弟弟赵同、赵括、赵婴齐都只是军中的大夫。赵朔早死,赵氏家族的权柄由赵同、赵括执掌,这时候发生了因庄姬的谗言导致的“下宫之难”,赵婴齐被驱逐出晋国,赵同、赵括全族被灭,只留下了一个孤儿赵武,在晋景公的宫中长大。这件事被后世演绎出《赵氏孤儿》的好戏,始作俑者就是太史公司马迁。

赵氏的旁系赵穿被封于邯郸,世称邯郸大夫,下宫之难发生后,因赵武年少,由赵穿之子赵旃任新军将,维护了赵氏在晋国的地位。公元前573年,晋国经历栾郤之乱后,晋悼公即位,提拔赵武为新军佐,随后赵武逐步升迁至中军将,又恢复了赵氏一族在晋国的地位。

公元前497年,赵武的孙子赵鞅想要将邯郸五百户迁往晋阳,赵穿的后人邯郸午不同意,赵鞅于是杀死邯郸午,这个事情导致了晋国六大家族内战,内战持续了八年,邯郸被并入赵族领地,六大家族的范氏、中行氏被逐。此时,晋国公室彻底衰微,等到赵鞅之子赵无恤继承爵位后,遂开三家分晋的大局,而赵氏也由此进入战国时代。

赵烈侯六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至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称王,他施行胡服骑射,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骑兵。沿阴山修筑赵长城,前296年灭中山国。

赵国君臣睦、将相和。肥义、楼缓、虞卿、乐毅、田单、赵奢、蔺相如、廉颇、赵胜、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赵国民风剽悍、崇尚气力、慷慨悲凉之士甚多,又得兵法之教,故迅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国为之侧目。在战国中后期,东方三强(魏、齐、楚)相继衰落,秦国之威独步天下之时,赵国时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

疆土囊括了河北省的大部分、山西省的大部分、内蒙古的阴山以南的部分。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

公元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赵国大夫们北逃到代,共同拥立赵代王嘉继续抵抗秦军。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灭亡。

历史上这一时期关于赵国的典故很多:将相和,负荆请罪,邯郸学步,胡服骑射,完璧归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赵括),邯郸之战,围魏救赵,毛遂自荐等等。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一下。

小编整理编辑不容易,感兴趣的朋友点赞加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博古通今、笃行至善。下期《田氏代齐》见。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